张恒搴丨我的家乡辽宁沈阳的红色故事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2607.html

我的家乡--辽宁沈阳的红色故事

张恒搴

沈阳,辽宁省省会城市,别名盛京、奉天。

沈阳地区蕴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对新乐遗址考证,在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从公元前年设立侯城起,沈阳已有多年的建城历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

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

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个完整皇宫建筑群之一。

建国后,沈阳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具有“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同时,它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就在沈阳传播马克思主义,撒下革命的火种,并建立了地方组织。至今,沈阳仍留存53处革命遗址,这些都是属于共和国长子的红色记忆。

作为沈阳人,必须铭记于心的就是令全国震惊的“九一八事变”。

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这是一场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六十余年后,年9月18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正式在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建成落馆。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附近,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炸弹碑,是年日本帝国主义为炫耀他们在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和残历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在每年9月18日上午9时18分,沈阳上空都会响起长达三分钟的防空警报,以此告诫人们勿忘国耻。

外地人来沈阳旅游,必去的景点之一就是坐落在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的张氏帅府,那里曾是著名军阀之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的故居。

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并杀死保安人员、中央机关人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如今,张氏帅府作为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名人故居,仍让人心生敬佩,赫然挺立。而张氏帅府不远处,在原张氏父子私家银行(即边业银行)的基础上建立的沈阳金融博物馆,是全国同类博物馆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展示形式与观众参与项目最多的专题博物馆。

其主题陈列“走近金融世界”完美展现和诠释了金融历史的发展足迹和金融文化的博大精深,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相信我们都曾被问过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读书?”周总理曾这样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位于大东区东顺城街育才巷10号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是12岁的周恩来年秋至年7月,读书的地方。

他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和进步书报,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其实在沈阳,还有一处极具历史意义的地方时常被人遗忘,那就是东北解放纪念碑。在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与新华路、民主路的相交处,有一座标志着东北解放40周年的纪念碑威严矗立在和平广场正中央,这个广场的始建于年,当时称朝日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崇德广场,解放后定名为和平广场。

东北解放纪念碑采用三角亭式碑形,碑的总高度为36.56米。主碑高25米,设计为变形的三角形子弹,碑体均用汉白玉装饰,主碑下部三面刻有三个相连的英语字母“V”,并以40只展翅飞翔的鸽子浮雕烘托,“V”是英文“胜利”一词的首写字母,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简洁的图案意喻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和三省人民对和平的珍视、企盼和美好的祝愿。

主碑外侧是顶部相连向下呈三角形环绕主碑的三条拱带,象征着三省人民载歌载舞,共庆胜利的欢乐场面和对英烈的崇敬和悼念。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沦陷的地区,东北人民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更应珍惜。

最后,关于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还有两处理应谨记的,一个是在大东区地坛街30号的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另一个是在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的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是二战时期日本在沈阳设立的一个专门关押太平洋战争中受俘盟军的场所,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这里曾关押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6个国家的余名战俘,是日军在东北建立的中心战俘营,也是二战期间日本在本土及海外占领地设立的18座战俘营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年,新中国决定在沈阳审判36名日本战犯。这是二战结束后,最后一次对侵略者的法理清算。

“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第一枪打响在沈阳,最后又是在沈阳接受了最后一次审判,这既是历史的巧合,又是历史的必然。”尽管这次审判的战犯级别不是甲级,但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就是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

作为沈阳人,我们应该热爱这个历史悠久又极具红色记忆的古老城市;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时刻铭记先烈,勿忘历史。

编辑丨皋闻浛

审核丨姜佳慧

统筹丨指尖思政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mj/525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