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女士告诉记者,老刘去年开始起长期住院,怕时日不多,他多次催促杨女士早点帮他办理捐遗、捐角膜的手续
捐遗人数正逐年增加
摄影记者沈 生
刘先生享年55岁,用杨女士的话来说,“他一辈子都是个小人物,去世后成全了一件大事”刘先生曾在一家大工厂当工人,后来下岗了,摆过地摊,打过零工5年前,他患上肺癌夫妻俩家住大东区民强一街,所在街道、社区为其办理了特困证和医保
窦伟告诉记者,起初,沈阳愿意捐遗的人非常少,每年也就1至2例最近几年,角膜捐献慢慢被人们所接受,捐献人数也逐年增加不过,比起庞大的等待角膜的病患数量,这个数字仍很小沈阳市红十字会呼吁更多市民加入角膜捐献志愿者队伍,为更多失明患者沈阳市市长陈海波带去光明
被问起为何会萌生捐遗、捐献角膜的想法,杨女士回答:“是老伴先提出来的,说是为了报答社会的恩情我们很早就得知了现在有捐遗和捐眼角膜的事去年老伴说想去世后把角膜和遗体捐了,我很支持我俩当时就决定去世后不搞仪式、不留坟墓,把眼角膜留给需要的人“老刘说,这是他最后一个愿望”杨女士找到沈阳市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窦伟,为丈夫刘先生办了登记手续刘先生去世后,经过眼科医生现场评估,刘先生的眼角膜非常清澈,完全符合角膜移植的要求眼科医生择日将为患者进行眼角膜移植手术
近四年,沈阳遗体捐献实现者每年都要增加两成左右,捐遗登记者与2012年前每年不超过200人相比,也增加了约一倍至2016年2月底,沈沈阳市旅游学校校长阳已登记遗体捐献者4000余人,成功捐献400例,登记眼角膜捐献志愿者550人,实现捐献28例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唐葵阳
5月11日,在大东区民强一街一栋普通居民楼内,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下刘先生的两枚眼角膜,医生仔细为他安装义眼、整理好遗容一旁,老伴杨女士从医生手中接过刘先生的角膜捐献证书,看了老伴最后一眼,缓缓为他盖上白布随后,刘先生的遗体被送往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室“我终于帮老伴完成了遗愿”杨女士说 他去世后成了件大事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治疗白癜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