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沈阳市 >> 沈阳市环境 >> 沈阳方言五

沈阳方言五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沈阳方言

(五)

今天我们就来唠唠沈阳话,快来看看沈阳方言的特点,还有方言小考题哦。

多音节结构方式

普通话一般是双音节,很少有3个音节和4个音节,而沈阳话中,多音节很多,使得感情色彩更加丰富。本来用“闷吃”来表示一个人特别不爱说话、特别沉闷已经挺好了,但如果在这两个音节当中再加上“搭”和“呼”,变成“闷搭呼吃”,就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诸如此类的词还有:“肥粗老胖”、“咯拉八生”、“迷拉马虎儿”、“稀里光汤”、“胡诌八扯”等等。当然也有不是在中间增加章节的,如“胡扯六拉”、“撒谎撂屁”、“豁牙露齿”等。

多有儿化音

一个儿化就可以把词义进行彻底地表达和转换。就拿颜色来说,一说“焦黄”,表示的是不太喜欢这种黄颜色,但若加一个“儿”,“焦黄儿”就表示十分喜欢了,也可以说成“焦黄儿焦黄儿的”。在普通话中,也是用儿化来表现喜好,但不同的是,沈阳话中的很多副词和动词也儿化了。比如:“走神儿”、“一晃儿”、“老闷儿”、“熊样儿”、“叫劲儿”……就是这种儿化使沈阳话更加上口,就如小品中的那句经典台词:“蔫巴人儿‘咕嘟’心,关键时刻才叫真儿。”这不正是沈阳话因为儿化所产生的效果吗?

中缀词和后缀词较多

在普通话中,基本上谈不到带中缀词和后缀词,而在沈阳话中,常常会带有中缀词和后缀词。如“鸟儿悄儿”变成了“鸟儿不悄儿”,“冷丁”变成“冷不丁”,“光溜儿”变成“光不出溜儿”,“埋汰”变成“埋拉古汰”或“埋拉八汰”。而带后缀词的也为数不少,如“嘴不朗几”、“屁不溜丢”、“滑拉巴几”、“油渍古乃”等等。

叠词比普通话用得灵活

叠词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在口语中很便于使用,在普通话里也有这种用法,但在沈阳话中运用的更为灵活。如“藏猫猫儿”、“垫巴垫巴”、“闹闹哄哄”、“磨磨叽叽”、“边儿边儿拉儿拉儿”。由此可见,沈阳话的特点非常突出,尤其是当这种方言土语与当地的发音相结合时,更是味道无穷,更加突出了沈阳人的直率、粗犷与大气。

考你沈阳话

碗架子:厨柜

  棉猴儿:棉大衣

  姨子:肥皂

  整景儿:装相儿

  搭咕:搭理

  老鼻子了:非常多

  先头儿:开始

  寒碜:寒酸的意思

  撩了:跑了

  羊拉子:毛毛虫

  好个六:一点都不好

  差皮了:误会或者是搞错了

  立整:规整

  立棍:当老大

  嘎挤窝:腋下

  麻溜儿的:马上,立刻

  麻爪:束手无策

  油哧麻花:指表面有污渍,不整洁

  魔怔:形容精神病人那种状态

  突漏扣:一到关键就不行的意思

  吐洛皮儿了:外伤,比破皮严重一些

  牙碜:食物里面沙子多,形容硌牙那种讨厌

  叽里咕噜地:形容东西漫天翻,不老实地样子

  水裆尿裤:形容穿着不整齐,邋里邋遢,或者办事不周全,拖泥带水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hj/524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