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沈阳说如东地名寻踪东池村鹤井

友情提醒: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东池村、鹤井村、佘庄的来历

各位朋友,讲地名寻踪,说地名来历。这一次来说说东池村、鹤井村、佘庄这几个村庄的地名来历。

我俫先来说说东池村,双甸镇的东池村,这个名字在新四军东进到这里废保改村的时候就有了,后来一直延用到初级社成立。这个名字是因为有九个大池塘而得名的,这九个池塘是九个宝,各有各的好。

第一个池塘边上有个土地庙儿。土地是小神,管一段地面,保一方平安,老的习俗是祭土地求丰收。人们在土地庙的庙门上贴的对子也是“敬公公风调雨顺,拜娘娘五谷丰登”之类的词儿。每个月的初一、月半、二十五这三天是敬奉日,不少人都要到土地庙烧香上供,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在这些日子去祭拜。因为这个土地庙,这个池塘旁边都是非常热闹,每年春秋都要选日子唱土地会、演地主戏,吸引四方百姓、八方宾客,聚足了人气。

第二个池塘是四方形的,中间有个园田,大约有5亩田大。有人叫它二龙戏珠池。传说中的龙可翔于天,可行于水。珠指的是夜明珠、珍珠。二龙戏珠寓意丰庆吉祥。主家为了和池子的名字相吻合,在家里供奉了和合二圣,还在屋后面长了竹子,院子里面长了梅花树,寓意竹梅双喜。

第三个池塘里面的园田有一条夹路,南宽北尖,是三角形的。所以主家以“三”定位,家里供奉的是福禄寿三星,上面贴的“三元及第”横幅。中堂是一幅桂圆树的图,树上结了大桂圆三个,枝丫上面有一只喜鹊,寓意科考连中三元。主家也真的是用心良苦。

第四个池儿是长方形的,中间有一块大约2亩田的园地,大半是竹园,寓意竹报平安。主人原籍江南,虽然住的是3间草房子,但是也有中堂,内容还非常别致,是一只插了盛开了四朵大红月季的大花瓶儿。瓶儿的“瓶”和平安的“平”同音,寓意四季平安。春节不贴对联,只贴“四海平安”的横楣,门上贴四喜人儿画。这样点缀,“四”也就是事事如意,吉祥如意了。

第五个池儿也是四方形的,中间有一块大约4亩田的园地。园子里面的建筑是庄园式的,后面有一亩多田的大竹园。这家的中堂是一只公鸡和五只小鸡在一起儿玩耍,寓意五子高升,教子有方。中堂右边挂了一副“五谷丰登”图,左边挂的“五客”云集图。北宋文人常美称五种瑞禽为“五客”:白鹇是间客,白鹭是雪客,白鹤是仙客,孔雀是南客,鹦鹉是西客。五客云集是吉兆。

第六个池子是三角形,池中间的园田3亩多。这家的中堂是“鹤鹿同春”,寓意夫妇白头偕老。后来因为主人性格暴躁,翻脸不认人,有人暗中把这个池子说的是六亲不认池。

第七个池子是圆形,池水清澈,长了荷花。池子里面的园田是圆形的,大约5亩,长了不少的树,粗的过抱。树林里面常常有成千上万的喜鹊在里面,非常热闹。

第八个池子也有5亩多,池水比较深,呈深色。有人说的池子里面有个深水眼儿,直通东海,有传说说的八仙曾经在此下潜,出入到海。

第九个池子是三个紧贴着的小池儿构成的,呈品字形。水浅的时候可以看见三个池子,水大的时候就合三为一。池儿中间是一块5亩多的园田。主人喜欢菊花,长了上百个品种。菊花盛开的时候,非常漂亮。

有人不同意东池村只有九池的说法。因为在第五个池塘的四周还紧紧环绕了5个圆形的小池塘,每个池塘都大约一亩田大小,有人说的这是母子池,也有人说的是父子池。但是不管什么池儿,东池村应该是14个池塘。5个小池塘边上长满了桂花树,金桂、银桂、四季桂都有。中秋前后,香飘数十里。一些有钱人为了提高本地的声望,凑钱在这5个小池塘边上各建了一个小亭子,每个亭子的中心都用汉白玉石竖了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碑上刻了古人歌颂桂花的好句子,比如说“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等等。总之,这14个池塘是东池村的宝。可惜的是在扩耕夺粮棉的年代这些池塘被填平了,现在也看不见14个池塘的痕迹了。但是只要有人提起东池村,还是会有人记得九大池儿、五小池儿的很多故事。

接下来再来说鹤井村。鹤井村在双甸镇西南5公里,非常有名。国民党统治时期被叫成是“宗刘乡”。年3月解放之后改称鹤井乡。当时鹤井乡西临丁埝,南接林梓,东靠双南。管辖马坞庄村、丁井村等6个村。“鹤井”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说的有两个传说,一个传说说的老早的时候这里有一条河,弯弯曲曲的就像鹤子的颈项,人们叫它鹤颈弯。还有一个传说说的这里南北有一条夹路,夹路象鹤子的颈项,中间有个大土堆儿,像鹤子的肚子,夹路两边的河像鹤子的两个脚,整个地貌就像一个大仙鹤。人们行船、走路,到了这里就叫“鹤颈”,时间一长,鹤颈就出了名。颈项的颈和水井的井同音,为了写起来方便,人们常常把颈项的颈写成水井的井,时间一长,就变成现在的水井的井字的鹤井了。

像鹤子肚子的大土堆儿,老早的时候儿叫“老人墩”。说的古时候当地人出征平息倭寇,士兵年老回乡,各人的武器带回来没地方放,就在这里挖了一个大坑,埋了在地下,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大土堆儿,为了纪念这些作过贡献的老兵,人们就把这里叫成是“老人墩”。

鹤井村是一个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有一个被人们誉为“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就出生、成长、生活、战斗在这里,她叫朱秀英,出身贫苦,年入党参加革命,还担任乡妇女主任,她带领群众和敌人顽强斗争,积极开展“二五减租”和土改运动,发动妇女做军鞋、磨军粮,支援前线。所以敌人非常恨她。年10月的一天夜里,因为叛徒的出卖,朱秀英不幸被捕。敌人把朱秀英押到白蒲镇东头,用了很多手段,就是想从她嘴里得到我方的情报。

艰苦的斗争环境已经把朱秀英锤炼得非常勇敢和坚强,也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敌人残酷的审问,她只有三个字:“不知道!”敌人很生气,把明晃晃的刺刀拔出来威胁她说的:“你不说,就杀你的头。”朱秀英用鄙视的眼光逼视敌人,说的“要杀就杀,不要这样张牙舞爪的吓人!”敌人把她绑到柱子上,用鞭子抽,用烧红到的铁钳子烫,疼得她昏死过去好几次,敌人又一次次地用冷水把她泼醒了,但是得到的回答还是“不知道”三个字。最后敌人把她活埋了,就义的时候朱秀英只有21岁。

最后再来说佘庄,佘庄在现在岔河镇北边的新港村。佘庄大约起源了在清朝雍正年间。当年有30几户居民,这30几户人家有朱、张、李、吴、刘、肖、丁等十几个姓,这里面也没的佘姓呀,怎么就叫“佘庄”的呢?这个是因为这一带特殊的地形。

贯穿了全庄的夹路,西起前丛庄的“讨饭碗”,这个“讨饭碗”也是一个地名,东到岔洋河上夏家渡口边上的钱家土地祠,弯弯曲曲,稍微向东南偏斜。人们把这条又长又弯的夹路比成是一个蛇身子,又把钱家土地祠、土地祠门、土地祠门前面的两根旗杆儿分别比成是蛇头、蛇嘴、蛇的舌头信子。这条路就这个样子被人们神化了变成灵气盎然、遨游大地的一条蛇。依据这个蛇形的地形,人们就把这里取名叫成是游的蛇的“蛇庄”。

蛇庄的居民都蛮穷的,绝大多数是丛姓大地主家的佃户。虽然在耕作之余也有开糟坊、粉坊、油坊、豆腐店一些作坊的,但是没有一家发财的。人们把长年累月辛苦劳动还过得非常苦的这个霉运怪在这条“蛇”上,认为勤劳应该致富,而发不了财就是因为财被蛇吞了,他俫想改运。就有人帮他俫出主意,把吞财“蛇”改成姓佘的“佘”。大概在年,就把游的蛇的“蛇庄”改了叫成姓佘的“佘庄”,也叫“佘家庄”。于是,在岔河地区就出现了一个没有“佘”姓的“佘庄”。年佘庄和肖庄合并建乡,还沿用的姓佘的“佘”,叫佘肖乡。

《大沈阳说如东》

节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六):

新闻综合频道(1号台):11:::20

生活服务频道(2号台):12::25

影视娱乐频道(3号台):13:50

如东新闻综合广播(FM89.6):

11:05

节目视频网址:

如东新媒体: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mj/522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