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今天沈城气温回升,白天是多云天气,最高气温-4℃上下,夜间可能会飘落阵雪,最低气温-9℃,全天以偏南风为主,比较适合大家外出活动。周三,沈城将转为多云天气,同时气温急转直下,最高气温在-6℃上下,最低气温在-19℃上下。周四将成为近期最冷的一天,最低气温将达到-20℃。从周五起,沈城气温又开始回升了。
本地新闻
1、明年起沈阳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近日,《沈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正式出台,从年1月1日起,沈阳市将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统一。《实施细则》明确了参保范围、基金的筹集和管理、保障待遇、就医及医疗服务管理等问题。
保范围可概括为四类人群
沈阳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为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制度覆盖面,沈阳市将除城镇职工医保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均纳入该项制度保障范围。具体分为四类:
年满18周岁,具有沈阳市户籍的城乡非从业居民;年满18周岁,取得沈阳市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常住居民且未在原籍参加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年底前已经认定的国有和集体破产、困难企业的在职职工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可简称为“成年居民”。
沈阳市范围内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的在校学生;驻沈各类全日制高校的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可简称为“在校学生”。
具有沈阳市户籍的未满18周岁的非在校居民;持有沈阳市居住证、且在沈阳辖区内按规定参加医疗保险累计一年以上的外地户籍来沈务工人员(含现役军人)的非在校未满18周岁子女。可以简称为“非在校未成年人”。
持有沈阳市居住证(或来往通行证)的未就业港澳台人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护照,并提供境外人员在沈临时住宿证明的外籍人员。
门诊报销起付标准每季40元报销比例55%
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由政府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认定的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站、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承担。参保人员可自愿选择一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
在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为每季40元,最高支付限额为每季元,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55%,其中一般诊疗费每次支付比例为80%。
参保人员如果选择乡镇卫生院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的,其辖区内的村卫生室可同时作为本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这也扩大了原新农合参保人员的门诊统筹就医范围。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55%,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标准累计计算,其中村卫生室最高支付限额为每季50元、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为6元/人次(个人承担0.5元,医保统筹基金支付5.5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每年每人不超过11元)、乡镇卫生院一般诊疗费每次支付比例为80%。
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一经确认,原则上一个自然年度内不得变更,下一自然年度可重新选择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在非选定的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不享受门诊统筹待遇。大学生门诊统筹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报销起付线分5级成年人最低元起付
统筹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原居民成年人、未成年人8万元、12.5万元统一提高到15万元,新农合参保人员保持15万元不变。
《实施细则》对住院患者报销的起付线也作了明确规定:参保人员在沈阳市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下部分由个人支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包括一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级、二级、三级、特三级(包括中医院、中国医院、医院)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成年居民分别为元、元、元、元、1元,在校学生和非在校未成年人分别为元、元、元、元、元。
精神病、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四种疾病患者在沈阳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不设立统筹基会起付标准;恶性肿瘤患者在沈阳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进行肿瘤治疗的,每年只需交纳首次住院的起付标准。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在沈阳市定点机构范围内从低等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到高等级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在沈阳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且符合规定的连续计算起付标准,缴纳起付标准差额部分,其他按重新住院办理。
报销比例分5级最高报销90%最低报销70%
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方面,参保人员在沈阳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统筹基金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90%、一级85%、二级80%、三级75%、特三级70%。
其中,成年居民在特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一个自然年度内单次住院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部分实行分段支付,1.5万元及以下部分支付比例为60%,1.5万元以上部分支付比例为70%。
在沈阳市县域(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内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保人员,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均按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标准计算。因病情需要转诊到县域外三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按照低等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到高等级定点医疗机构标准连续计算起付标准,并缴纳起付标准差额部分。
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在本市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统筹基金起付标准1元,支付比例为60%。
参保人员因急危重症在沈阳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或在急救车上实施紧急救治的医疗费用,符合统筹基金支付规定的,统筹基金比例支付为60%。
生育住院医疗费实行限额补贴。参保人员在待遇期内符合计划生育政规定,因生育(含妊娠28周及以上引产)住院发生的保疗费,补贴标准为:正常产0元,剖宫产及难产0元。多胞胎生育的,补贴标准增加元。剖宫产(含剖宫产单、多胎)术中同一切口下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包括卵巢囊肿)等其他手术的,补贴标准增加元。生育住院后给与产前检查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元。
每年9月到12月为集中参保期
按照《实施细则》要求,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市税务局负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市教育局、民政局和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要协助做好特定群体的参保组织工作;医保经办机构负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工作。街道(乡镇)、社区(村)为成年居民和非在校未成年居民(含重度残疾人)参保的代办单位,负责为其办理参保缴费。学校(学院)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参保的代办单位,负责为本校学生办理参保缴费。
同时,按照方便、快捷的原则继续沿用由市医保中心名义开立的商户运行目前的医保APP、 据了解,辽足队内人员目前尚无变动,在内援和外援的引进方面也没有消息。迈出冬训这一步,对辽足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球队已经在按部就班备战新赛季的中甲联赛,而且备战时间要比去年充分。和辽足一线队一起去广东冬训的,还有球队的预备队,此前辽足的4级梯队U19、U17、U15和U14队已经先期前往广东开始冬训。
本栏目为沈阳帮联合沈阳市旅游委员会联办,文章已获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工人村生活馆,“共和国长子”的成长记忆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镇,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便具备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沈阳的产业大军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带领下,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毛主席“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的生活”的指示精神,沈阳市人民委员会投资1万元,大规模启动铁西区工人住宅建设,市政府将其命名为工人村。工人村地区在年以前是一片菜地,只有三条马车道往来运菜。年工人村的第一期工程完工,菜地上一下出现了79幢三层红砖红瓦楼房。年又续建13栋,到了年已经有栋这样的楼房。形成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五个建筑群,这便是工人村当时的规模。以后陆续有其他企业在工人村附近建职工宿舍。第一期完工后共有户职工家庭搬入了新居。沈阳解放后,工人村是第一个完整的、具有规模性的城市建设规划。在当时工人村里,城市配套设施完善,交通,绿化,景点,服务设施都特别丰富,使得铁西工人村闻名全国。当时人们形容工人村是“高楼平地起,条条柏油路;路旁柳成荫,庭院花姿俏”。工人村的建成不仅标志着沈阳市职工住宅水平的提高,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工人阶级的关怀,使获得解放、当家作主人的广大工人群众深切体会到新社会的温暖和新生活的幸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风云流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城市规划发展变迁,工人村中的居民渐渐搬离此地。0年后,走向21世纪的铁西区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工人村成为政府议事日程上的一件大事。今天的工人村,原来的苏式三层楼已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层住宅楼所取代,周围添加了几万平方米的绿地,并配套了体育馆、游泳池、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如今这里绿树掩映,景色优雅,环境宜人。尽管如此,老工人村的样子却没有消失,而是完整的保存在了“工人村生活馆”之中。“工人村生活馆”位于铁西区赞工街2号,由原来的七栋工人宿舍楼半合围而成,包括一个院落、工人村宿舍旧址、铁西人物馆、劳模活动中心和美术馆等,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它原汁原味地保持着当时的工人村原貌,使得“生于斯长于斯”的皓首老工人的集体记忆得以保留。人们喜欢来此故地重游,怀念那个火红的年代。“工人村生活馆”展览馆的一楼,一条蜿蜒贯通南北的公共走廊将楼内房间大致分成东西两部分,这里原是工人居住的宿舍,现在已改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展厅。深入进去,你会发现20世纪50年代的家中陈列、公共厨房都原汁原味地呈现在眼前,60年代的居委会中毛主席的挂像,红色的铁皮暖壶,70年代的单筒洗衣机,80年代的铁马勺……一个时代的记忆,霎时间闪现脑海,引人回味。老人们经常会约上老邻居来此参观,看到这些旧物件,聊起从前简单而快乐日子,情到深处眼角泛起泪光。追忆过往,感受当下,人们对现在的日子感到更加幸福满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窗外院中的鸟儿阵阵鸣叫,听上去还是那般的熟悉,唤起的是人们心头最朴素的感动和希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