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沈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目标明

良禽择木而栖,这是自然规律。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商业的聚集,因为那里是创业的沃土、就业的佳地、宜居的乐园。为确保实现沈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到年成为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到年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两大振兴发展目标”,12月8日,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沈阳市的营商环境能够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水平。

  为什么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眼下,营商环境建设是解决沈阳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只有通过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从根本上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建立起国际化、便利化、法制化的市场规则,才能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同时,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新常态下推进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是沈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抓手,只有通过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才能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更好地推动产业转型,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打造市场化导向的产业链。此外,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才能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那么,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跟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吗?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了解到,事实上,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营商环境建设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点和保障基础。只有通过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才能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切实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才能不断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

  目标瞄准世界前50名

  营商环境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担着城市的发展,一头担着企业的未来。根据《意见》,沈阳的目标是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营商环境能够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水平,形成沈阳振兴发展新优势,为沈阳争当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排头兵、年建成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以及年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提供重要保障。

  重点打造七大环境

  在中央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下,沈阳将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打造七大环境。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实施“多规合一”改革,通过改革推动空间布局和利用的有序平衡,实现资源集约利用,解决规划“打架”等城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托“多规合一”平台,精简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积极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结时限原则上不超过国家规定办结时限的40%。

  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

  优化市场准入机制。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一律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凡是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影响民间资本公开进入和竞争的各种障碍,一律予以清除。

  严肃查处采取不正当手段阻碍企业注册地迁移、影响要素流动等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

  培育市场主体。落实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空间、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财税政策,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强化创业就业政策扶持;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动态调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工、审批、融资、物流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要素投入成本。

  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

  加快推进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改革创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优化沈阳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免签人员在沈阳、大连口岸实现互通进出,扩大免签人员停留范围。

  加强区域对口合作。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建立沈阳与北京对口合作机制,积极参与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合作,加强与厦门市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开展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和定向培训,深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合作,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积极吸引项目和投资在沈阳落地。

  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

  深入实施沈阳市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在股权激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示范。

  深入实施“盛京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引进、培养、发展、服务保障等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制定出台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突破人才竞争、评价、流动、薪酬等制度瓶颈。

  实施“引博”工程和“盛京人才支持计划”,营造吸引人才回流的良好环境。打造东北金融中心。

  争取东北振兴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总部落户沈阳,加快设立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提升金融要素供给能力。

  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

  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二跑道、京沈客运专线及沈康高速三环连接线等重大工程建设。优化城际间交通网络体系,实施沈阳至营口、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工程,建设沈阳—营口陆海联运系统,形成“一带一路”东通道上的重要运输枢纽。

  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

  深化平安沈阳创建活动,为市场主体提供安全、安定、安心的社会环境。建设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建立食品药品可追溯体系。

  健全社会和谐共治机制。共同缔造幸福沈阳,树立社会生活共同体理念。

  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鼓励居民、社区组织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塑造共同精神。

  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深化法治沈阳建设,尽快建立符合国际化营商环境发展方向和改革创新要求的法规体系。自贸试验区先行开展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的立法探索,同步建立区内外有机衔接机制,推动区内经验在全市推广,并及时将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建立规范文明执法体系。完善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程序,实行执法报批制度。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ms/518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