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是文脉延续的重要手段,而文脉是引领工业建筑遗产更新的精神。工业遗产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城市精神生活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工业建筑遗产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是今天可能触摸到的尚未消逝的历史真实。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整个东北尤其是辽宁的重工业,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惊天动地的贡献。过去重型工厂林立,被称为“东方鲁尔”的沈阳铁西区,如今已经找不到曾经的影子了,除了那些被叫做重工街、卫工街、肇工街等等的街道名称。一座位于卫工街上的铸造厂,被改造为沈阳铸造博物馆,作为纪念那个曾经辉煌和充满激情的年代最好的礼物。
沈阳铸造厂始建于年,曾是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在铁西区企业“东搬西建”过程中,沈阳铸造厂也在拆迁之列。年4月17日,沈阳铸造厂浇注完最后一炉铁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挂在墙上的国徽,是铁西区为新中国制造出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复制品,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发布了命令,公布国徽图案,由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当时参加生产最小的工人仅有17岁,名叫朱凤仪,现在已是八旬高龄了。
各个时期的标语
昔日炉窑边,还有一盘没下完的棋。
这个手模印记是年杰出工人们的,细看还有铁钳子、扳手、螺丝刀等工具的印痕呢!
用机械零件堆成的火车头
十吨冲天炉
坐在这里喝杯咖啡感觉怎样?
翻砂车间的砂库
已熄火多年的炉灶
各厂的厂旗悬挂在此有点像万国旗吧
天空和希望都是有的,据说此展馆要扩建一个现代化的展馆...
在建筑里看见的,是你的心!
《建筑鉴赏》白癜风该怎么治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ms/51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