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眼瞅着浑南区变戏法似的拔地起高楼……”
的确,几乎每一年,我们都能看到大浑南发生的改变。
浑南科技城,辽沈“第一名片”
每当我们讨论东北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总要有这样几个关键字:转型、振兴、创新、产业……
而沈阳,也同样以这些关键字为目标,展开多方位的驱动升级。当中,浑南区可以说是被城市发展赋予众望的一处样板。
典型表现就是于今年2月盛大发布,堪称举全省之力规划打造的沈阳“浑南科技城”。坐拥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和高铁客站沈阳南站,地铁、轻轨、高速路网四通八达……覆盖90余平方公里的沈阳浑南科技城,与沈阳高新区、中国(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片区融合发展,将是沈阳市未来的科创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辽宁省对外开放门户的“第一名片”。按照总体规划,沈阳浑南科技城为“超级十字”空间布局,南北向做强主轴,紧密衔接机场与老城,建设集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临空经济于一体的浑南中心;东西向做实脊梁,建设统筹科创要素和产业功能区的科创走廊,带动城市和产业升级。据悉,截至11月底,沈阳浑南科技城累计完成签约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实现落地个、总投资亿元。
不难预料,未来时间里,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将是浑南区向前迈进的第一目标。阔步前进,上榜全国百强新城区
事实上,当我们回看浑南区一路走来,从一处普通的城市外延片区,蜕变成为一个融合生产、生态、生活三大方向的高能级新城区,那些百姓需求,如学校、医疗、文体场馆等相应配套,都在过程中相伴成长。
虽然相比较传统主城区来讲缺少了部分历史底蕴,但在浑南区“一步一个脚印”式的谋划设立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大浑南并不欠缺奋发向上的规划和决心,只需要时间来见证,让更优质的产业进入,等待一个让全国人才看见的契机。11月末,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区)等榜单发布。其中,在年全国百强新城区榜单中,沈阳市浑南区排名第56位,是东北地区唯一上榜的新城区。这样的成绩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年初,浑南区打造东北综合实力“第一区”的目标定位。
实际上,无论是年的自贸区沈阳片区,还是年的浑南科技城,影响浑南区的每一项规划设定,都极具宏观意识与超前属性。磅礴的蓝图描绘下,是浑南区以一项项细节建设,累积的“跬步”与“小流”。江海千里,恒心以致。五年间人口“吸引力”全市第一
细心之下可以发现,除了宏观视野的广阔,近年来浑南区规划之外的发力点都在围绕两个字:兑现。尽其所能地完成。
比较明显的,如近三年新市府板块内全运万达广场、青悦汇、天街三座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落成开业,实现了板块商圈从无到有的突破,方便了众多区域百姓的生活消费。再如不甚明显的,对于区域内闲置开发土地的积极处理,以及对于保交付住宅项目的助推等等。
发展的路上,一定会有迷茫,如果没有人知道未来,那浑南区就许你一个未来。这是我们面对浑南区这些年来发展变化的最大感触。由地产业内人士了解,早年之前,在售楼盘约半数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