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的生活水平和中国相比如何

地球知识小能手

以天朝为参照系,北欧就是欧洲的北上广深,东欧就是开发不足、有待崛起的中西部。常年混迹一线城市的歪果仁误以为他的十里洋场就是中国,却看不到四五线城市城乡结合部才是普通中国***常。脱离劳动一线的北欧知识青年到中东欧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从北欧出发,遇见东欧,本期观察我们来到欧洲的『三线』国家——波兰。

大篇幅扯情怀前,我决定先老实交代下『波兰物价比较低』这个事实以免被深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戳穿。在波兰基本逗留在主要城市,消费水平却比不上国内1线甚至1.5线城市。在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市中心酒吧,一杯啤酒只要1欧,而北欧的同等规格大概要4到5欧。

尽管80年代剧变带来的政治改革让波兰经济保持了可观的增长率,这里的物价生活水平还是明显比北欧甚至西欧低一两个档次。举一个鲜活的栗子,由于北欧劳动力成本高昂,波兰与北方邻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劳动力输出——组团来访北欧负责施工的波兰建筑工人。而北欧的比较优势呢?自然是产业链上更高端的科技,管理,商业金融领域。北欧、东欧是一步之遥、一字之差,差的却不是一点半点。

走进但泽一家琥珀博物馆,确实感受到了震撼人心、目不转睛的美。有点不舒服的是几乎每一个小展厅都有工作人员徘徊,而这在波兰不是个例是常态。在北欧习惯了只有前台一两个人小型博物馆,相形之下,至少在欧洲,波兰国是人力资(成)源(本)丰(低)富(廉)得令人震惊。看着馆内工作人员一边互相唠闲嗑,玩手机,瞎转悠,我感觉这种工作好像跟维稳志愿者的制度设计有点类似。不好好欣赏琥珀,我联想到了全民就业大锅饭的革命时代。

博物馆里的波兰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很多革命时期的城市印记又不仅仅限于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二战后独立的波兰又一次被纳入了东方邻居势力范围,在经济、政治及军事上沦为苏联附庸,标准的卫星国。这在另一座城市波兹南感受更加明显,离市中心稍微偏远一点的区域就可以看到那种长得望不见另一头的让人绝望的街道,宽阔的车道和单调灰暗的居民楼——工作者和居民的一切生活需求为国家工业生产让道。同西欧城市那种狭窄短促逼仄的便于步行者的文艺小道(Walkablecity)大相径庭,倒是跟我的老家傻大黑粗的沈阳有异曲同工之妙。。『巧合』又几乎是必然,中国东北跟波兰在城市规划上同样受到前苏联深刻影响,比如这样的建筑。

领导人瓦文萨也是一炮而红,年当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年获得『别有用心』的诺贝尔和平奖。在与代表传统的天主教势力联合下,在工人以及知识分子的支持下,以及上述的外力帮助下,波兰才真正把这个事做成了。当然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他本人也在剧变后当选波兰第一任民选总统(-)。直至今日天主教所代表的保守价值观在波兰仍然具有相比北欧国家难以想象的政治影响力,下图为在但泽周日去教堂礼拜的老人和团结工会博物馆。

但泽周日去教堂礼拜的老人和团结工会博物馆(注意入口处与团结工会横幅和波兰国旗平行的教皇画像)

最后,喜欢的话别忘了转发、评论和留言哦~

波兰移民欧洲永居

欢迎加微oufankefu或GSMC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zy/522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