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这个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子系统支撑。电力在现代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支撑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已经成为电力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保障足够的数量、提供更高的质量、满足节能环保硬约束,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勇于担当,敢闯敢拼,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千伏盛京输变电系列工程(简称“盛京变”)开工将助推沈阳东部经济发展、农村电网改造帮助农村脱贫致富、通过定点扶贫为农民解危扶困赢得一片点赞……
“盛京变”:沈阳东部经济发展“助推器”年7月16日中午12时,大东区东贸路。“盛京变”至滂江变联网隧道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这是东北地区首条采用盾构方式建设的智慧电缆隧道工程,也是整个系列工程的核心。
“盛京变”包括4项输变电工程和34个单项工程,总投资18.32亿元。新建千伏变电站和千伏变电站各1座、架空线路千米、电缆线路19千米。其中,盛京—滂江千伏盾构施工电缆隧道和位于城市中心的盛京千伏全户内变电站,代表了辽沈地区电网建设的最高技术水平。
大东区前进街道,这个后划归大东区的区域,看似偏僻,实际却承载着这里经济腾飞的希望。如今,宝马新工厂建设正在这里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然而,目前的单电源已远远无法满足宝马工厂的用电需求,为宝马项目提供第二路电源,化解项目单电源供电及冬季负荷高峰限电的风险迫在眉睫。
“盛京变”的建设让大东区前进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凯备感欣喜。在他看来,原有的输变电能力已经承载不了宝马工厂一期二期的用电。“盛京变”选址在前进街道,一是缓解沈阳东部地区的供电压力,二是配合宝马新工厂项目的用电。“随着招商引资的开展,将有更好的项目进驻大东区,“盛京变”建成,将为沈阳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为进驻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用电保障,缓解将来招商引资的压力。”李凯如是说。
除了宝马对电力扩容的需求,龙之梦亚太中心项目、中街商业区东扩等商业项目的开发建设,更是让沈阳东中部核心区的电力负荷快速增长,该地区原有的千伏顺城变电站已无法为新增负荷提供电力供应。沈阳东部经济发展因供电容量所限而备受掣肘。关键时期,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和保障下,“盛京变”项目重启并得到全面推进。
此时,沈阳市政府也在推行“蓝天工程”,沈海热电厂将停运并面临搬迁,这尤其需要以“盛京变”作为沈阳东中部城区强有力的电源保障。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盛京变”的投产将彻底改变沈阳东部用电紧张的局面,届时将提升沈阳东部供电能力万千瓦,惠及人口超过50万,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宝马工厂单电源供电、沈海火电厂搬迁、东塔机场搬迁电源保障等问题。同时也将打通辽西北至沈阳的风电和光伏绿色能源通道,优化沈阳地区能源结构,确保重点项目投资精准落地,保障全市供电无忧。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盛京—滂江千伏电缆线路工程业主项目部副经理胡溪表示,“盛京变”是助推辽宁五大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项目,项目将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化、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智慧电缆隧道。“这个项目投资18.32亿,技术又先进,将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拉动内需。”“‘盛京变’的建设,对于沈阳东中部城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相关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关专家如此评价。
农网改造:助乡村振兴奔小康苏家屯区十里河街道柳塘沟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草莓、香瓜、葡萄等农作物。每到用电高峰时段,由于负荷较大,不但种植大棚里的供电能力不足,就连村民家里的灯泡也时明时暗,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收入。
得知情况后,国网沈阳市苏家屯区供电公司迅速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柳塘沟村实施电力扶贫。
在柳塘沟村村民王利军的记忆里,以前用电紧张是常态,每到用电高峰期,用电都是小心翼翼,空调更是不敢安。“现在好了,供电公司对村里实施了电网改造,之前那些运行时间长、供电能力低的线路全部被换掉。现在供电特别稳定,我们开着空调,用着电磁炉做饭炒菜都没问题了,感觉日子越来越好了。”
柳塘河为浑河上游分支河流,流经柳塘村。过去每到雨季汛情严重时,泄洪坝手摇闸门工作效率低,容易造成泄洪不及时,洪水排到农田,严重影响农作物收成。柳塘沟村村主任韩仁维介绍说,除了电网改造,供电公司还精准施策,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供电公司了解到泄洪不及时的情况后,立即为我们架设了线路,防洪闸门也能使用电动的啦。今年虽然下了几场大雨,地里的庄稼却都没受影响。供电公司这是彻底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泄洪不及时问题,稳稳保证了村民们的收成。”
柳塘沟村的电网改造只是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农网改造扶贫济困的一个案例。脱贫攻坚,电力先行。这对国网沈阳供电公司来说,绝不只是口号,而是行动。“十三五”期间,国网沈阳供电公司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超过24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8千米,0.4千伏线路.98千米。通过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沈阳地区的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改造前的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为99.%,改造后达到99.%;改造前的电压合格率为99.94%,改造后达到99.99%。上述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奠定扎实基础。
通过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原有集束导线改为平行架设的四线加粗的绝缘导线,原有老旧变电台区改为新型典型设计高容量变电台区,新改造村镇户均配变容量符合行业标准要求,三相动力电直接通到百姓门口,满足了农村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产业需求,使农村小作坊成为现实,惠及3.32万户、15.84万人,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目标,助力百姓走上致富之路,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全力支持农业生产,国网沈阳供电公司还为农村地区实施打造机井工程,不仅减少了村民使用柴油机灌溉带来的高额费用支出,还实现了绿色灌溉,让农民省时省力。据相关部门估算,机井通电投入运行后,受益亩数为21.13万亩,每年为农民节省.72万元灌溉费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定点扶贫的是法库县卧牛石乡李家堡村。对于这个摘掉了贫困村帽子的偏远乡村来说,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几年来的定点扶贫让这里受益颇多。
据李家堡村党支部书记王彦忱介绍,李家堡村共有户、口人。但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多数是老人和孩子。村民们以种地为生,生活水平一直徘徊在贫困线下。
从年开始,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开始对李家堡村进行定点扶贫。年,村里修了健身广场,在搞好绿化的基础上,安了健身器材,让村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闲时可以跳舞、散步,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年,村民们反映,春耕和秋收的两条必经之路坑洼泥泞,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收割。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利用两年时间对道路进行了整修。“现在村民再也不用为泥路发愁了,供电公司真是为我们农民们做了件大好事。”村民们高兴地表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