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
沈阳市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
“西峡湾·国际城”板块规划
正式对外发布
该板块将打造滨水“城市阳台”
以“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为目标定位
建设国际化人文城区
智能化、绿色化的未来城区和生态城区
3.6平方公里!
打造浑河北岸“城市阳台”
“西峡湾·国际城”板块规划效果图。铁西区供图
“西峡湾·国际城”板块优势
位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核心区域的西峡湾畔。规划范围东至浑河十五街、西至浑河十八街、北至开发二十二号路、南至大堤路,规划面积约3.6平方公里。
西峡湾是在三百多年前让“关东才子”王尔烈流连忘返的“关东桃花源”,现在更增添了“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都市氛围。相比沈阳市其他34个核心发展板块,“西峡湾·国际城”板块的最大特点:一是生态资源突出,二是由中德园带来的国际化平台优势。
为了更好地利用浑河西峡湾带来的滨水资源,在城区空间格局上,“西峡湾·国际城”板块将搭建“一带、一岸、两心、多片”的空间骨架。
一带,即浑河发展带,缝合城市与浑河生态空间,一体化发展;
一岸,即国际水岸,依托细河形成连续2.5公里的以公共服务和休闲服务为核心的国际化滨水典范区;
两心,即浑河之心与青年聚场,浑河之心汇聚文化交流与商务服务功能,青年聚场打造充满活力的青年友好型街区;
多片,即多组团未来社区,引领智慧生活新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
该板块将搭建横跨大堤路的“城市阳台”,使城市空间与浑河滨水空间连为一体;
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体育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四座大型公共建筑;
以及两个商务总部建筑群和浑河岸滩形成高品质的城市地标空间。
地铁3号线浑河十五街站周边
拟布局青年友好型街区
“西峡湾·国际城”板块规划效果图。铁西区供图
西起宝马里达工厂、东至三环的沈阳地铁3号线高架段在中德园地区设置9座车站,计划年底通车。“西峡湾·国际城”板块规划中的青年聚场,就围绕地铁3号线浑河十五街站建设,将打造成青年友好型街区。
不仅如此,该板块还将应用前沿科技,建设虚实交融的智能化未来城区。沿4条主要生活性街道,沿线布局各类智慧节点,打造VR、AI等丰富多样的智慧场景,提供充满未来感的科技体验。
同时,构建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社区等在内的智慧城市系统,更精准高效地为居民提供服务。超前布局智能感知系统,以城市数据管理中心为智慧中枢,塑造可感知、强体验的未来都市。
多条街路
年内开工,年底前竣工!
在生态方面,将通过“理水成廊、绿脉成网”,连通板块区域内外的浑河、细河故道与细河新道,形成“三横三纵”的绿色网络,蓝绿空间占比超过40%,构建韧性、低碳的绿色化生态城区。
据介绍,板块内还将建设高品质、国际化的公共服务配套:
纯德制国际学校——盍碧玺曼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提供与德国同步的优质国际教育;中德国际社区小学、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附属中学陆续开工建设;
医院
实现与德国医疗保险体系无缝对接;
中德公园、浑河西峡谷公园、细河悠谷公园、亚洲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国际泵道公园等生态风景与人文景观资源都将成为都市潮流的新地标。
目前,板块中规划的
万科中德国际社区(一期、二期)、盍碧玺曼詹国际学校、浑河十八街、开发二十三路等项目已竣工;
中德国际社区、华润润悦湾、中德国际社区小学、沈阳市第31中学附属中学、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正在开工建设中;
浑河十五街等多条街路计划年内开工,今年年底前竣工。
不仅如此,沈阳·中关村、中德园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两大核心板块与“西峡湾·国际城”相距不足5公里,三大板块功能联系紧密,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显著。“西峡湾·国际城”片区将突出城市服务功能,计划未来可容纳约4万人“在工作的地方生活”。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记者张阿春
编辑:崔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