峣关阻击战失败,刘邦军兵临咸阳城下。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为了保全首都不被屠戮,统领百官开城投降。
——来自楚亡一书
▲点击上方播放音频,聆听主播宸冰为你朗读本文
▼上期节目推荐▼
唱着“大风”的秦军虎狼之师,随帝国走向没落的迥异下场
第六章(第3节)
上期节目中我们讲到,自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关东大乱,各郡县纷纷反叛,六国全部复国,秦军陷入苦战。与此相对照,旧秦国的本土地区一直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反叛和动乱。帝国秦军的一支精锐的主力部队——京师军——始终驻守在内史地区,维系着首都的安全。这一支军队,不但与秦帝国中央政府的存亡休戚相关,也与汉帝国的建立关系密切,项羽之死种种难解之谜,需要到这支秦军的来龙去脉中去寻找。
《楚亡》李开元著作
大体而言,秦帝国的京师军,也就是配置在京师地区、负责保卫首都和皇帝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三支,它们分别是郎中令军、卫尉军和中尉军。
郎中令军是皇帝的侍从武官团,由郎中令统领,主要由郎官组成,数量多的时候将近千人。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总管,九卿大臣之一。郎官们既是皇帝的侍从近卫,也是官员的预备队,个个出身良好,经过严格的挑选。郎官们比照军事组织编制,由诸位郎将统领,在宫内负责皇帝的警卫和侍从。
卫尉军是皇宫宿卫军,由卫尉统领。卫尉也是九卿之一,统率卫尉军负责首都咸阳内外各个宫城的进出以及宫城内的保卫。卫尉军的战士称为卫士,由帝国内郡征召,数量在两万人左右。
中尉军是首都地区的卫戍部队,由中尉统领。中尉也是九卿之一,他的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管理京师地区各县的地方军,负责首都各县的治安秩序,一是统领驻京卫戍[shù]部队,负责京师地区的守备、各个官署的保卫等等。由中尉所统领的这支驻京卫戍部队,被称为中尉军,战士主要由首都地区征召,数量在五万人左右,是一支精锐的野战部队。
二世三年八月,刘邦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九月,秦王子婴刺杀丞相赵高,掌握了政权,派遣军队在峣[yáo]关附近阻击刘邦军,被刘邦军击败。这支前往峣关的秦军,应当是中尉军。
峣关阻击战失败,刘邦军兵临咸阳城下。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为了保全首都不被屠戮,统领百官开城投降。刘邦和平地接管了秦国政府和秦国本土,秦京师军各部也被接管,成为刘邦军的一部分。
十二月,项羽统领四十万联军进入关中,鸿门宴中刘邦屈服,将所接管的秦国政权全部交出,秦京师军也交由项羽处置。二月,项羽分封天下,旧秦国的关中地区被分为雍国、塞国和翟[dí]国三个王国,史称三秦,秦京师军被编入三秦的军队。
八月,韩信统领汉军由汉中反攻关中成功,塞国和翟国投降,雍国不久被消灭,编入三秦军的部分旧秦京师军将士,再一次回到刘邦军中,成为汉军的一部分。
《史记》记叙这次战事说,楚军的突然行动,使汉军猝不及防,队列被打乱,军阵被撕开,项羽趁势斩杀敌将一员。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被称作赤泉侯的汉军骑将迎面与项羽撞个正着,被圆睁双眼的项羽一声怒吼,马受惊,人失态,掉头一阵狂奔,跑出几里地外。
这位赤泉侯,是在东城之战的记事中唯一实名出现的汉军将士,他突然在项羽面前冒了一下,然后又一溜烟消失在数千追兵当中,失去了踪迹。不过,这位赤泉侯,在随后的乌江之战中又出现了。我们已经详细地叙述过了,项羽挥剑自刎后,遗体被五位汉军骑士夺得,他们都因此获得了赏金,受封为列侯,从此青史留名。其中的一位,就是赤泉侯,他姓杨名喜,内史华阴人,曾经是旧秦军的郎中骑将,是一位全程参加追击项羽的历史亲历者,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杨喜这位当事人出现在项羽之死的历史记事中,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千百年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在下期为您解读这个不起眼的细节背后的故事,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编辑:justin)
(文章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本节目由宸冰声音工作室制作推出
宸冰推荐书长按识别北京白癜风皮肤科郑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hj/520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