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处生活 http://www.heshanshizx.com/hsstc/6557.html
沈阳其实一直都不缺少奇葩地名,比如十二线、南八条、望北楼、二百胡同,小旮这么多年这么多期已经把这些都几乎盘点一遍了,但只有一个”零公里“还一直不得其解,而且,对铁西区完全不熟悉的我,对”零公里“的具体位置也不知道在哪里。于是就问了很多人,于是终于有几位当年常年跑货车的大哥跟我讲了讲零公里的来历。
“零公里”和沈大路有关
在新华字典的定义里说,零公里,是一条公路以某个城市为起点,由于城市不是一个点,这时往往会以该城市的某一个标志性建筑,作为以该城市为起点的公路的0公里点。我国把以北京为起点,呈放射性分布的国道的编号以1开头,这些以北京为起点的国道,其计算里程的起点都是天安门广场,所以这次设立的零公里标志。
据小旮了解,沈阳的零公里,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得名,其实具体就是标识一下沈阳公路的起始点。当然,这个公路,其实就是沈大路。也就是说,当年的沈大路,其实是沈阳到大连的最早的一条高等级公路,而这条公路的起始点,就位于沈阳”零公里“的位置。关于”沈阳零公里“的具体位置,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现在建设大路与重工街的交叉路口,也即现在的重工立交桥所在地;另一个说法是,现在的重工立交桥再往西,现在沈大路那个下穿桥的位置。
据小旮所知,现在铁西区还有一个社区是以“零公里”定名的,也即“零公里社区”,而这个社区现在的位置,是位于富工四街的位置,也即重工街建设大路以南的这一片区域。依据这个,小旮还是倾向于重工立交桥的位置是所谓的”零公里“的准确位置。当年的沈阳,铁西再往西,从这里开始,就不算是沈阳地界了,因为已然开始计算到大连的里程了嘛。说起这个,还真不得不说说,沈大路和沈大高速的建设,因为这个,和零公里的得名是息息相关的。
沈大路和沈大高速到底怎么个事儿?
其实沈阳到大连,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是相当曲折的。这条高速公路,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但在沈大高速公路修成通车之前,沈阳到大连的公路等级也是不低的。年6月27日,根据国家计委批复沈阳、大连两头修建一级公路,中间段保持二级公路。年2月国家计委批复了中间段改扩建为一级公路的设计任务书。年10月,沈大路除了建成中间段公里一级公路外,还已建成沈阳至鞍山、大连后盐至三十里堡南北两段共公里全立交、全封闭、全部控制出入口的收费高速公路。年8月20日,经过6年多的努力,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并开放试通车。所以,沈大高速的准确通车年份应该是年。
但是,在沈大高速修成通车之前,沈阳到大连之间,两端同时修建的高等级公路,其实就是沈大路的前身,也是沈大高速的前身。而那条高等级公路沈阳这端的起始点,就是“沈阳零公里”这里。而随着此后沈大高速的几次扩建和改建,沈大高速有了多个上道口,从原来的北李官,后来的金宝台,到现在的多点开花。但是“零公里”这个标识地,还有“沈大路”这个名称,还是真真切切地保留下来。
其实,沈阳还有很多的零公里的,比如城北的京沈高速零公里,城东的沈吉高速零公里,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只有沈大路零公里,这个名称被沈阳人铭记于心,并保留下来。零公里,对于铁西区人和于洪区人来说,那个时候,应该是意味着“城建界”的,小旮清晰地记得当年过了"零公里"之后,西边的地区,以大量的修车铺和汽车旅馆为主,而且,那时候这个地区的车辆,也多是非常大非常长的大货车为主,90年代初的时候,沈阳二环还没通车,那个时候的物流,基本是以这种大车为主,不断地往沈阳市区输送物资。所以,那个时候,零公里的概念就是“修车作坊和大车店”。
同样的,以小旮的记忆来讲,沈阳城东的城建界,起到当年铁西零公里作用的,就是当年东陵西路的第三粮库了,也就是现在良城美景小区的所在位置,当时那地方还真有过一块黄牌子,上边明确写的三个字“城建界”。如果说沈阳城北的话,小旮觉得应该是松山路,90年代的时候,小旮只是记得,那个时候,黄河大街往北,过了北陵西门,居民楼就比较少了,当然,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和二零四一样的工厂大院的地方,就是“三台子”地区,那是沈飞公司的“二零四”。为什么对松山路印象这么深呢?因为当年有一个很标志性的“松山安居小区”,小旮那阵有一个亲属在那边住,所以每当到他家去串门的时候,基本都是在陵西或者三台子坐那种电动三轮的黑车过去,根本就不通公交。
城南的城建界,在年代的时候,小旮觉得,应该是夏宫和五里河了。小旮记得当时夏宫还没盖起来多长时间,五里河旧址的体育场也刚刚建成。那时候小旮骑着车,走到文化路立交桥的时候,远远地,就能望见夏宫屋顶上反射着夕阳的那道光芒,那阵子真的觉得是到了沈阳最南最南的地方了,再往南,什么王家庄,也就是现在新世界花园那边,还都是农村呢,更别说现在的浑南了,那时候浑南一过桥是两个村,一个是浑河堡村,就在过桥右手边上。另一个是营盘村,就是现在浑南万达广场那个位置。那时候,什么概念呢?浑南就是一个广阔天地的大农村,天一黑,连路灯都很少,只有一个沈阳到桃仙机场的附道,过营盘地区。现在想想,那时候那个沈阳,跟现在的比,真的是不能想像。
零公里、三粮库、松山小区和夏宫,那一年,那样一个沈阳
现在想想,九十年代初的沈阳,西到零公里、东到第三粮库(现良城美景小区)、北到松山路,南至夏宫,那时候的那个沈阳,现在看来,真的是显得有点儿小了。如今,经历快二十年的时间,沈阳现在的城建界,西面,小旮真的都发展得小旮都不太熟的地步了。当年宁官地区,对于小旮来说,过了宁官,应该就是另外一个城市了,但是现在,宁官再往西,还会有中德产业园、中法产业园等等,一直工业走廊可以到辽中。现在辽中都已经不叫辽中县,改叫辽中区了,所以,你能想像吗?当年沈阳所谓“零公里”那样的一个城建界,到现在一直向西可以到辽中的沈阳城,真叫一个沧海桑田。
东边小旮比较熟,当年三粮库那里有一个运粮的铁路专用线,小旮当时觉得,越过那条线,好像就应该是抚顺了。可现在呢,不仅仅是马官桥、榆树屯、新立堡这一大片地区全都变成了城区,而且马官桥还变成了沈河区,能想像吗?现在一看,沈阳农大都成了坐落在沈河区的一所大学了,当年那个又偏又远的农大,现在咫尺天涯。
北边更不用说了,原来的所谓“松山天边”,早就突破了三台子,四台子,道义,现在居然连蒲河地区都密布着各种高档小区。更重要的是,辽大、沈航、沈阳工程、沈师等等高校为主的大学城地区,一下子把城北的疆界向北拉伸了好远。而且,今年,京沈高铁车站“沈阳新北站”也定在那边,地铁二号线北延线也延到蒲河以北了。真的不知道,以后沈阳城向北还能跑多远。
往南,更不用说了。原来在小旮记忆里铁打的农村地区的浑南,现在,卧的天,全运村、新市府、长白岛,市区往西南已经和苏家屯城区连上了。正南,离桃仙机场也就差不多一站地左右了。离本溪市的本溪新城,也没有多远了。
哎,小旮本来只是想说说“零公里”的,但仔细这么一合计,我的天,这些年沈阳城真的长大了一倍也不止。现在把沈阳前面加个“great”真的一点没有违和感了。
二十年,沈阳城就在我们不经意中,长大了,但那些比如”零公里“”三粮库”“松山安居小区”、“夏宫”,这些原来铁打的地标,也都离我们远去。只有这些一个一个鲜活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的时候,还会依稀记得,那样一个曾经质朴无华的沈阳,还存在于我们的心间,洒进艳阳。
记录回忆,记录一切,
就在这旮,读懂沈阳。重
小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hj/52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