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ldquo东城rdquo重塑

年,沈阳东部人居提质加速,格局重塑之势愈发明显。年初,“大东区高效完成全省‘1号重点项目’宝马大东工厂升级项目联合审批,实现当日摘地即开工”曾经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内参等央媒聚焦,也为年“东城革新”添加了新注脚。

“东城崛起”的本质,是一条高效能、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路径:近年随着产业赋能、产城融合的加速推进,沈阳东部不断优化发展布局,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以“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理念,重塑城市东部发展新格局。

产业立区强化核心竞争力

东城版图的构成主要是以沈阳老城区为主,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传承着强大的工业基因,更演绎着时尚前沿的商业文化和浓郁的都市生活气息。在新一轮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大东区已然走在前列,成为东城崛起的主导力量。今年在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的同时,大东区上半年还完成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85个,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完成投资56.4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开复工项目34个,同比增长%。26个新建项目中产业项目24个,占比达到92.3%。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项目、华润电厂环保搬迁及老厂区片区开发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步收窄,固投、社零、外资、财税等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产业是经济之源、发展之基、城市之本。沈阳东部天然具有产城融合发展的沃土。从开创近代沈阳机械工业之先河的造币厂,以及老龙口、大亨铁工厂、肇新窑业,到如今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东城”不仅做大做强了汽车产业,还唤醒和激活了文化旅游、军工产业等大东区的传统优势资源。

“立足汽车制造立区、文化旅游强区、融合发展兴区”,可以预见,随着继续深入挖掘全区的历史文物、工业遗存等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和建设,将强势带动以大东区为主体的东部城区“文化+”功能不断集聚,推动文化与工业、旅游、商贸等产业链深度融合。而不断做大做强的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和航新科技园区,正加大项目企业引进的力度,东部产业已经完成阶段性蓄能,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蓄势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在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东城”新生动能也在健康成长。目前,华晨集团“智能工厂”建设正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启动运营。个5G基站建成开通,持续推进22处新能源汽车充电点位、个充电终端建设。华晨雷诺金杯新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拜澳泰克、沈大内窥镜等高科技企业发展取得重要突破。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运营……科技含量高、引领智能化趋势的产业创新升级在“东城”不断推进。

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动能转换进程也在加快。今年大东路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堂子庙巷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顺利推进,喜园、吉祥街景车市集等创意消费新场景即将运营。与融通中国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军民融合平台建设。启动了总额度53.3亿元,今年全市体量最大的汽车城基础设施PPP项目。推进了总投资24亿元的5批市区城建计划实施。

随着新动能转化和培育的推进,东部主城区的发展驶入高速通道。而“数字政府”的加快建设,营商环境的深入建设和提升,也为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文旅强区提升“东城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悠久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赋予浓郁书香,让沈阳东部主城区更富有文化内涵。大东区制定的文旅强区的发展策略不断推进,年,重点实施“一路一街一镇三园”六大文旅项目:大东路文化旅游观光路、吉祥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和睦路“文化金融+智慧科技”产业小镇,以及“航天产品+军民融合+文创文旅”特色产业园、喜园文化产业园、“肇新窑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各具特色。未来,东部历史文化资源“腾笼换鸟”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汽车小镇内规划建设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序列教育基地,迁入一所重点高中,通过集中办公彻底完成全区剩余1.65万平方米的文物及历史建筑腾迁工作。围绕清文化、抗战文化、民国文化、工业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脉络,规划民国文化游、民族工业游、红色记忆游、休闲娱乐游四条一日游精品旅游路线,形成沈阳文旅产业新地标。

传承创新历史文化的同时,琅琅书声也在“东城”市里回响。注重文化教育的大东区,一直以来都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今年大东区推进辽二分校、尚品东越学校中学部等4处教育新建项目建设;完成东嘉、枫合万嘉等9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统筹资金万元,实施静美、和美、小北园分园等6所幼儿园改造工程。克服财政压力,一次性列支万元,首次实施教师住房货币化分配和发放教师绩效奖励。

注重城市文化,优先发展教育。前瞻性的目光和战略,为沈阳东部主城美好未来夯实了基础,“文化”将成为“东城”最鲜明的标签之一。

空间优化助推“东城”晋级

沈阳东部山水相依、山环水绕,千百年来滋养着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所以很多人说,东部尤其是大东区,是人文醇厚的善居宝地。因此,区政府提出的“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发展理念,牢牢抓住了城市发展的关键命脉,以产业带动城市经济,以城市发展促进产业,一个文明、富裕、繁华的现代化都市新区正在树立新的城市文明样本。

产业发展创造了东部“宜业”属性,而人居升级则引领了沈阳宜居东部的时代。生活在大东,文化的雅韵和市井的温馨交织,历史文脉和现代社区融合,尤其是过去十多年里,随着金地、保利、万科等全国一线房企纷纷加快布局东部,东部的居住生活出现了品质跃迁,大东的城市价值和土地热度开始飙升。

品牌企业涌入东部,以新项目释放土地价值,通过建筑和园林深度挖掘东部文化,还推动了地块周边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化建设。年品牌房企助力东站板块焕新升级、品质型产品加快陶瓷城板块全面进阶都是非常典型的样本。从城市发展的视角去看,大品牌高品质的房地产项目的影响力已经超出居住空间和环境的范畴:自建幼儿园、引进尚品学校,配建中学、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配备森林公园……地标性人居项目的推进可以助推周边发展、补齐区域教育短板、创新商业时尚、完善生活配套、优化生态环境,围绕人居项目的一系列建设,完成了服务产业发展、创新生活模式、更新城市面貌的多重目标。

推动城市升维,沈阳东部板块持续拓展发展空间,年围绕优化产业空间、加快产城融合、提升北部及东部地区老旧面貌,东部谋划推进了包含21宗经营性用地、9宗工业用地的一揽子土地出让计划。城市发展的新格局正在东部沃土加快形成,作为沈阳主城区之一,“东城”的土地价值和居住文化,也正在凸显中心价值优势,一个产业兴盛、商业繁华、生活便捷、交通顺畅、环境优美的东部宜居之城,正在持续地释放出强大的魅力。

作者简介:赫方,沈阳日报房地产新闻主编,从业17年,始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ms/524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