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专题内引发展式学校改革发展

孙绵涛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当前,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多种方式。比如,有政府推动教育改革的行政主导式;有学校自主进行改革的学校自发式,其中包括校长领导全校的改革、教师自主研究学生开展的改革;还有,学者到学校中去,与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改进和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学者助推式。在这三种方式中,政府主导式的长处在于政府具有行政权、财权、人事权及评价权等,有利于发挥政府在教育改革中的主导作用,使政府在推动教育改革中处于比较有力与有利的地位。但是,由于政府主导的教育改革一般是以行政政策和措施来推进的,所以,这种行政的推进方式容易忽视教育改革的规律而以长官意志行事,不利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自发式的长处在于,这种改革一般是针对学校自身的需要和问题而进行的,学校对这种改革比较主动且积极性较高。但是这种改革由于是学校自发进行的,而不是按上面的要求进行的,容易偏离教育政策改革的要求。另外,学校自发式的改革由于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自己发起和推动的,一般缺乏理论指导,这种改革可能一时有效,但是要想长远有效还需要理论上的提升。

与行政主导式和学校自发式这两种模式相比,学者助推式模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和突出。学者结合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开展研究,能克服自身容易脱离实际的不足;学者有理论储备和参与教育政策咨询或反思教育政策的经历,不仅能克服学校自主改革理论上的不足,而且能较好地解读国家改革的政策,克服学校自主改革容易偏离教育政策的不足。此外,学者由于具有求真的价值取向,能较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教育改革的规律,因此,有利于克服政府主导容易产生依主观意志办事而忽视教育改革规律的倾向。从当前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三种方式看,学者助推式,即学者和学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优势比较明显。当务之急就是深入研究学者助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式,并运用这种方式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更好地向前发展。

助推学校改革发展的外导与内引两种基本模式

通过研究众多学者助推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笔者发现,当前学者助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外导发展式和内引发展式。有人可能说还有第三种即综合式:外导内引式或内引外导式。在学者助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确实存在“外导”中有“内引”,“内引”中也有“外导”的情况,但我们认为,所谓综合式只是外导发展式和内引发展式两种模式的变式。如果我们把学者助推教育改革的两种基本模式弄清楚了,就比较容易理解由这两种基本模式所产生的变式。所以,在此只对学者助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外导发展式和内引发展式进行探讨。

外导发展式

所谓外导发展式,就是通过学者提出一种理论,让学校按照这种理论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去实验和改革,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目前,有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创立了一些理论,希望用这些理论去指导学校的改革,从而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是理论的外生性,即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理论主要是学者的理论而不是学校改革所产生的理论。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可能去帮助学校提升其在改革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大多只是运用学者的理论而发现的理论,换句话来说,这些理论只是学者理论的发挥或延伸。这种外导式的模式当前在我国比较流行,有的还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最典型的外导发展式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研究。在这一研究中,叶教授用她所创立的“教育的生命基础观”等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发起了新基础教育的改革实验,主要任务是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立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型学校。全国参与这项实验改革的学校很多,通过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引领,这些学校按照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从学校整体进行转型和改革,进而落实到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模式创新,培养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生命自觉性”,形成了浓厚“人情味”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叶澜教授通过众多中小学改革的实践所创立的这种理论,不仅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成效,而且也得到了广大学者和不少学校的接受与认可。

内引发展式

内引发展式是指学者在深入中小学助推学校改革与发展时,不是用自己所创立的理论去指导学校的改革或实验,而是在充分尊重和研究原来学校理论探讨与实践改革的基础上,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度开发与分析,进而提炼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从而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学校改革发展理论具有内生性,即学校改革发展的理论是学校内生的,不是学者的理论。学校这种内生理论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者到学校去没有预设什么理论框架,而是从学校改革的实践和理论中提炼一些范畴,发现这些范畴之间的逻辑而形成理论。二是虽然学者没有预设什么理论到学校,但在初步研究中发现,学校改革实践和理论的范畴及其逻辑与学者自己以前创立的某种理论范畴和逻辑比较相近,于是,就在学者自身理论及其逻辑的基础上对学校改革实践与理论的范畴及其逻辑加以提升,形成新的具有学校改革发展特点的理论。年以来,笔者及研究团队在中小学开展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名家提升工程实验。我们的研究初衷并不是用自己的理论去指导学校的改革实践,而是透过学校的改革实践,看看学校在改革中做了一些什么,这些改革有什么样的理论支撑,然后与学校校长和教师商量或讨论,看能否将这些实践上升为理论,能否将学校改革中已有的理论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并系统化。

外导与内引两种学校改革发展模式的向度分析

共同向度

外导与内引两种模式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具有一致性的共同向度。一是两种模式的主客体是相同的。即主体是学者,客体是学校,或者是学校的校长、教师或学生。二是两种模式的目的是一样的。无论是外导发展式还是内引发展式,最终落脚点都是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学生素质的发展。三是两种模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都有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都是由学校内在需要所引发的。从外导式来说,学校需要学者的理论指导;从内引式来说,学校需要学者到学校去提升其改革理论。无论是外导式还是内引式,只有学校具有这种需要,才能较好地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作用,否则,再好的模式也是没有用的。四是两种模式促进学校发展的内在理路基本相似。外导式虽然是外在理论的引领,但这种理论需要学校消化和吸收,将这种理论转化为学校自身发展的理论,这样才能推动学校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内引式虽然是学者从学校改革中提炼出来的理论,但这种理论也不能自然而然地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必须得到学校的认同,也就是要转化为学校自身发展的理论,这样才能持久地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内引式的理论虽然是基于学校改革的实践而提炼出来的,但在提炼的过程中,学者自身的原有理论也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一些作用,也就是说,内引式所提炼出的理论,并不是纯粹的学校自己的理论,而是学校的改革实践所蕴含理论与学者本身所具有的理论的结合。而这一点,就有点类似于外导式的理论产生过程了。外导式改革虽然是由外在理论所引发的,但学校改革理论的形成,也离不开学校自身的理论,也就是说,离不开学校对这些外在理论的理解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导式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也是学者的理论与学校自身理论的有机结合。

不同向度

外导与内引两种模式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又具有差异性的不同向度。第一,研究起点不一样。外导发展式的起点是外在的某种理论,如上面我们所说的叶澜教授以“生命实践教育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但内引发展式没有现成理论,它是通过调研去发现和提炼理论来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例如,笔者及研究团队对沈阳市二经二小的“幸福教育”及花城学校的“阳光教育”的研究,就是在他们原有改革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到学校调研,先了解这两所学校的改革理论及实践,然后再去帮助他们对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改进和提升,进而在内涵与外延上提炼出具有新意的“幸福教育”理论和“阳光教育”理论,这种理论得到所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信服。第二,具体的研究路径不一样。外导发展式是运用学者自己的理论去指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所以这种模式的主要路径是通过指导或引领来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指导过程中,要看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是不是按照学者的理论来进行,如果不是,就要分析其偏差并及时纠正,一步步指导到位和引导实践。而内引发展式是要到学校去,学者不是把自己的理论带到学校要学校实践,而是在学校进行深度调研,如访谈、听课、看材料。在这一过程当中慢慢有所发现,再跟校长和教师们进行思维碰撞,及时倾听校长和教师的反馈,弄清楚双方在理解上是否存在着偏差,如果有,便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可见,内引发展式不仅在学者与学校互动的途径、步骤及具体做法上与外导发展式存在显著差别,而且学者与学校互动中所体现出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

内引发展超越外导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诉求

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学者助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模式呢?一般来说,这两种模式都需要,即既需要外导发展式,也需要内引发展式。但是,目前最需要的是建构内引发展新模式,解决理论创新不够、实践引领不足和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

通过内引发展式的超越助推理论研究更接地气

外导发展式和内引发展式都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同模式。但是相比而言,当前更需要通过内引发展式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因为,外导发展式是理论产生以后,再将学者已有的理论“运用于”和“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这种情况下,理论创造主体与实践主体不是全程式地融合,而是半截式地结合。内引发展式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共同的研究活动来共同探讨理论。比如,上面提到的笔者及研究团队到沈阳一些中小学从事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名家的提升工程研究时,这些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一开始就全程参与进来和研究团队一起研究,然后共同提炼出具有这些学校理论特色的“幸福教育思想”和“愉快教育思想”等。这种模式从理论产生之始,理论与实践就开始融通了。著名教育家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他们都是实践家、行动家,而不是空想家、“嘴皮家”。因此,我们需要强力推行内引发展模式,矫正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脱节的老大难问题,解决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致使理论走向空洞、教条、僵化的问题。教育理论研究接地气,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理论研究者要在地面上行走,而不要在云端跳舞。所以,真正的教育科研必须靠一线教师撬动。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提出问题,研究成果又到实践中去检验,这样的理论才可能体现技术化成分并增加操作化程度。

通过内引发展式的超越敦促实践者的理论自觉

理论不能脱离实践,事实上实践也决不能脱离理论。教育实践摆脱教育理论,其结果必然会使实践走向盲目、无序、失败。当下,我们的教师普遍很难写出教科研学术论文,不少学校的教科研职能成为摆设,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课题,而其真正价值却值得怀疑,这些问题应该都是由于基层实践者缺乏理论自觉所致。应该说,当代学校和教师不是对科研兴校的意义认识不足,而是苦于无门攀登科研高峰。换位思考,可谓“看花容易绣花难”。因此,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也必须走到一线学校中去,走到教师群众之中去,帮助他们提升从事教育改革的理论自觉。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通过外导发展式也能提高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改革的理论自觉性。但是我们发现,通过内引发展式,更能提升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自觉。从学校的内在需求来看,内引发展式是一种普遍受欢迎的模式。由于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科研兴校的意义,他们一般都有较高的热情在自觉地从事各种各样的改革和研究。他们最希望的是学者们到学校去指导他们,与他们一起研究,帮助学校发现这些改革背后的理论。他们感到,学者与他们一起讨论自己的改革,分析这些改革的长处和不足,提炼其中的理论,不仅不感到陌生,反而感到亲切、易懂,投入感强,乐于接受和理解,并易与学者们形成共识。由此,我们认为,内引发展式既可以针对不同学校的特点提炼出属于学校自己富有特色、特点鲜明的理论体系,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也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改革理论,更可以实实在在地提高实践工作者投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战能力。内引发展式可以使学校更直接、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进行改革所带来的理论上的收获和实际发生的变化,增强学校自觉进行改革的主体意识和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校改革的积极性,更有力地、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最近,笔者及研究团队有幸前往山东昌乐外国语学校,对这所学校的“三效课堂”教学改革分三次进行了20天的调查研究。期间听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21门课程,参与了数学等有关学科的备课活动,半开放式访谈了不同年级的科任教师、管理干部和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专家35人次,查阅了所有的课堂改革文件和有关材料。在开展这些调研活动以后,我们研究团队对该校“三效课堂”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提炼,然后与学校校长、教师和中层管理干部进行沟通,多轮听取他们对学者理论提炼的意见和建议,直到双方都比较满意为止。由于从“三效课堂”提炼出来的“素质至上”“效能立校”和“办真实有效教育”等办学理念,以及“三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体制、课堂教学机制和课堂教学观念的内部运行规律理论等,都是我们从学校改革的实践中提出的,因此,学校校长和教师都认同。这种共同研究的机制使学校尝到了甜头,研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研究团队继续研究“三效课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还要求研究团队与他们一起研究学校开展的“三效管理”改革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走内引发展式的科研兴校路子,昌乐外国语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

通过内引发展式的超越促进教育研究者更好地成长

教育学者除了看书思考外,尤其需要到教育实践中去锻炼成长。也就是说,教育学者的成长要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教育学者才有可能形成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从而再用这种理论去指导教育改革的实践。特别是我们年轻的教育学者要想助推教育改革与发展,一开始就想用外导发展式一般是不太可能的,学者形成某种理论一般来讲要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积累过程。所以,教育学者要想真正在学术理论上有所收获,并更好地发挥这种理论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善用内引发展模式,到学校去,和校长、教师共同成长,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的发展。可能有人说,参与外导发展式的青年学者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道路上成长,但我们认为,参与内引发展式与外导发展式的青年学者的成长路子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参与外导发展式的青年学者是跟着成熟学者将已成型的改革理论用于学校实践,从而在这种实践中锻炼成长;而参与内引发展式的青年学者,在随成熟学者到学校去时,是没有成型的理论的,这种改革理论的产生需要这些青年学者亲身花费极大的精力才能实现。可见,两种模式虽然都可以促进青年学者通过理论与实践链接的方式成长,但其实践的方式和程度还是不一样的。

我们强调内引发展式,也并不是说现在不需要外导发展式。外导发展式是当前已经普遍存在的模式,我们当然需要这种模式继续发挥作用。但内引发展式是一种新的模式,对学者助推教育改革与发展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我们在继续发挥外导发展模式作用的同时,有责任更好地发挥内引这种新模式的作用并使之更加完善,从而使两种模式在助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相互补充,更好地结合,形成巨大合力,以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识别下面的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wh/518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