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政虽然已找不到“零首付”字样,且在房价补贴、税费优惠、公积金贷款支持等方面表现了更大诚意,具体措施的措辞也更显温和克制,但“鼓励大学生购房”的调子并未改变,也依旧受人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3月28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要求,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住房的,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最高贷款额度为单方60万元、双方80万元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住房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政策同时,对高沈阳市副市长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购买商品住房的,给予契税全额补贴政策(《中国青年报》3月30日)

将沈阳楼市新政仅仅解读为“加快去库存”,恐怕也并不客观沈阳市市长潘利国日前表示:“大家对‘零首付’有误会,全省几乎2/3的高校在沈阳,沈阳是想要留住大学生,因此想做一套从创业、就业到居住的完备政策”由此来看,以吸引人、留住人的方式加快去库存,才是新政的根本用意奈何,在当前公共服务并未有效提质、楼市多元化供应不足、“市民化”吸引力欠缺的现实下,祭出如此多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大学生买房,依旧隐藏着不小风险

当然,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困境和转型压力大是现实,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去库存和留住人才用心良苦但要看到,去库存也好,留住人也罢沈阳市医疗保险中心,购房上的优惠措施就如一道餐后点心,看起来很诱人,实际上“不顶饿”相比之下,改变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惯性、推动本地区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才更重要从长远来看,最根本的还是要转变地方产业结构,在软硬件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提升地方对优秀人才的虹吸能力毕竟,留住人的前提,是留住人心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时事政治

犹记得3月初,“沈阳楼市新政”甫一公开,大学生购房“零首付”政策便收获了阵阵吐槽,直逼得沈阳方面匆忙回应并在当天撤回新政如今,消停了近一个月后,“沈阳楼市新政2.0版”横空出世

令人担忧的主要有三点其一,大学生群体的确是潜在的消费群体,但这个群体本身并无太大购买力,能够直接买房的人数十沈阳市浑南新区邮编分有限沈阳楼市新政的一些措施看起来降低了买房门槛,给予大学生群体诸多买房优惠,但由于大学生的偿贷能力有限,新政加大了楼市风险,也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及其家庭的信贷信用;其二,在大学生确实无购买力又有购房意愿的情况下,多数大学生只能选择“啃老”,如此一来,将固化一个家庭的财富支配和财富流动;其三,大学生群体对未来的预期往往不确定,最终决定在哪里落脚并非易事,倘若过早背上房贷包袱,很容易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真想留人,“沈阳楼市新政2.0版”还不够

为何两个版沈阳市是什么省本的政策都在鼓励大学生购房?扩大购房群体、加快楼市存量消化应是一个原因要看到,在中央喊话“去库存”,二、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无论推出什么版本的楼市新政,都难免不被解读为“去库存”具体到沈阳,有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存量2948.76万平方米,去化周期长达两年,甚至有观点认为沈阳是全国少数几个市场去化周期最长的城市数据的真实性有待检验,但沈阳楼市的去库存压力大,应是现实


饿了也不能碰的食物
流感袭击时饮食要适量以防脾胃功能紊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xs/3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