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没有过完,明天、后天的环境空气质量是优还是良竟提前知道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27个监测点位
数据实时传递
1
年
沈阳市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从年开始建设,首批5个站点,而后伴随着建成区的扩大而不断增加,监测站点逐步增加。
2年
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中提出,要充分认识编修和实施应急预案,确定合理的预警分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为此,沈阳市加快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软硬件的建设步伐。
3年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完成了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会商中心的建设,会商中心包括会商大屏幕显示系统、会商显示业务系统、预报会商软件系统等,同时还完成了预报预警会商中心机房及质控实验室、系统支持实验室建设,使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空气预报预警能力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同年
根据沈阳市蓝天工程的部署,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进行了优化调整和新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达到27个,其中国控11个市控16个,实现了行政区域全覆盖,使监测网络更完善。
点位揭秘
揭秘1全市11个国控点都是无人值守操作,监测仪器对站房内的温度比较敏感;
揭秘2屋内空调一直运行,由于仪器全年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一直在散热,所以室内温度控制严格,要保持在20℃左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揭秘3为防止仪器断电还准备了可供电7小时的“充电宝”,防止仪器断电数据监测中断;
揭秘4监测人员每周需要对监测点位巡查一遍,一旦站内出现任何问题手机上都有短信提醒;
揭秘5这11个监测点位监测的六项污染数据、已经形成的AQI综合数值都是实时不断的变化,每5秒钟就向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传送,每隔5分钟向国家站进行传送,数据采取实施同步传输,真实准确无水分。
污染物监测自动化
污染物监测谁来控制?
沈阳市全自动监测,数据同步上传,无人控制。
11个国控点可监测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等6项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要求监测的污染物。目前沈阳发布这六项污染物和AQI数值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
气象与环保数据共享
做出准确研判
如何让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更加准确呢?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沈阳市气象台实现了数据共享。
解析沈阳观象台每日、每小时的气压、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天气现象(沙尘、雾、霾等)、天气形势分析结论和高空实况、稳定度指标等资料;分析每日地面实况图、高空实况图。研判沈阳地区未来3天天气预报资料(含雾霾天气预报、天气形势分析结论、稳定度指标)和地面形势预报图、高空形势预报图。这样,基本保证了预报的准确性。
预报预警制度化
规范预报员业务范围
1预报员在认真分析上级站发布的各种预报指导产品、网络各种实况和预报资料信息及沈阳市气象台(以下简称市气象台)共享气象资料数据基础上,结合沈阳市实时的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进行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空气质量预报和订正。
2随时监视空气质量的变化,遇有重要天气时,及时与市气象台进行会商,并发布相应的空气质量预报和预警。
3做好气象台、电台、报纸等媒体空气质量预报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市局 1日常预报每天上午10点至11点定时与气象台会商,当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或有重要保证任务时,临时召集全体在岗预报员会商,并随时主动与市气象台及上级站进行会商。
2在重污染时期,在与气象部门会商前内部预报员先行会商。主班预报员首先介绍当天的气象扩散形势以及各种上级指导产品,提出对未来形势演变的看法以及预报意见;随后参与会商人员均发表个人意见;主班预报员综合会商意见后,做出最后对外发布的预报结论,如全体参会预报人员对上述结果无异议,制作预报信息,并会签。如有异议,须经研讨后,重新进行预测。
重污染期间应急响应制度化
1依据《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蓝色)预警、三级(黄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和一级(红色)预警。
2预报员的工作随着预警级别的升级,工作时间逐级延长3小时,直至红色预警24小时值班;预警短信时隔逐级由3小时、2小时缩短至1小时一次。
3与气象台的会商也逐级增加频次与沟通方式,并且会商必须在1个小时内完成等。
北京哪家医院能看好白癜风哈市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