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十大老字号饭店的前世今生

在沈阳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沈阳的老字号都有哪些吗?仅在美食这方面,小编就找到了十大最经典的,包括明湖春、鹿鸣春、宝发园、老边饺子等等。这些老字号饭店背后的故事,你真的了解吗?当然,了解过后,你也可以去去品尝一番,也许别有收获哦~

1.辽宁宾馆

辽宁宾馆始建于年,原名为奉天大和旅馆,是由日本侵华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建设经营。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进驻沈阳,该旅馆先改名为铁路宾馆,后改为文化宾馆。年11月沈阳解放后,这座宾馆才回到人民手中,年改名为辽宁宾馆。年,辽宁宾馆因其特定的历史地位,被国家旅游局、建设部评为“标志性建筑”和“历史文化宾馆”,成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经典菜:酒店餐饮很传统,以辽宁、山东风味为主,适合北方人的口味。比如回锅鲈鱼。

2.明湖春

明湖春菜社原来是位于辽宁沈阳中街的一家饭馆,有近年历史,是正白旗那吉有先生所创,后来在清末京畿的战乱中展转分为两派,一派去了成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总府街的“明湖春菜社”是当时成都最高档的餐厅,上海的“明湖春菜社”也很有名气。

光绪末年,一位叫吉谦皆的蒙族人来沈定居。他博览群书、工诗擅书,而且家境富贵,特嗜美食,于年在城内钟楼南皮行胡同开设了“明湖春”。饭店有两栋二层楼,使用面积近二千余米。规模之大,在沈阳首屈一指。“明湖”之意取自山东济南的大明湖,这也表示它既不经营京菜,也不经营奉菜,而是专门烹制鲁菜。其菜“菜品精细、味道鲜美,造型别致,别具一格”,当时在沈阳声名大噪。

作为沈城“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餐饮名店,明湖春不仅在菜品上包罗万象、独具一格,在文化底蕴上更藏有深厚的根基,这一百年老字号当之无愧。

经典菜:金龙卧雪、贵妃金瓜翅、官府一品翅、干捞燕窝、仙人笑、佛跳墙。

3.洞庭春

20世纪初,两代帝京——“盛京”是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餐饮业得以长足发展,清末翰林之子吉谦建“明湖春”、“洞庭春”饭庄,与后建的“鹿鸣春”饭店被并称为奉天三春,不仅有美味佳肴,且富文气,为文人、政要常聚之所,执辽沈饮食文化之牛耳,后因世事沧桑,“三春”变迁。4年8月22日,著名辽菜烹饪大师李春祥再建“洞庭春”,标志着辽菜“三春”已全部复出。同时,“三春”宣布结成联盟,共同致力于振兴辽菜。

复出后的“洞庭春”位于南八马路的“金辉食府”。招牌菜都是燕鲍之类,价格适宜,其它菜肴都在中档价位,色香味道俱佳。每日食客不算多,适合于喜欢清静的食客进餐。吉谦皆见生意火爆,后又在怀远门里路北开设了“洞庭春”饭店。

经典菜:四珍一羹、四绝菜

4.鹿鸣春

鹿鸣春是沈阳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年成立,取名于《诗经》《小雅鹿鸣》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佳宾,鼓瑟吹笙”。“当时的沈阳有三春、六楼、七十二饭店,鹿鸣春是三春之首”。鹿鸣春是抗战中的地下党秘密联络点。

它正式开张的第一宴,座上宾为当时东北身份尊贵无人能及的少帅张学良和其夫人于凤至。鹿鸣春饭店开张后,生意红火,成了奉天的社会政要、名流、商界人士汇聚之地。此后的86年间许多彪炳中国历史的著名人物或长或短在这里出现过。“鹿鸣春饭店特别是1号包房是成了中共地下党组织谋划、运筹抗日斗争的重要场所。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秘密活动站,是考虑到这里作为上流社会的活动场所,开展党的地下活动比较安全。一号包房紧邻着南市场大街,推开窗子就能看见市井喧嚣,便于观察各类人员走动。为掩人耳目,就选择这间包房作为秘密活动场所。

经典菜:黄玉参烧蹄筋、金牌扣肉、拔丝糯米枣、烤羊腿

5.勺园饭店

勺园饭店始建于一九五一年沈城太原街,聚集了当时名厨专门烹制鲁菜。“勺园”本是明代富豪米万钟先生在北京建造的一座园林名称,后由光绪年末大学士之子吉格先生题为店名,取其之小巧玲珑,古朴典雅之意。

“明湖春”当年绝对高大上,沈阳达官贵人无不咸来,不来者就会觉得不显身份。督军府、翰林府的“打发席”,张作霖的“堂会宴”都均邀其主持打理。

解放后取消私营业,三家企业均关张停业。“洞庭春”重新开业之际,有人提出叫“三春合”,但大家感到店名太俗,王星垣就提了一个建议:“鹿鸣春开业时,吉顺丝房老板曾送刻有‘茅舍、勺园’的两块匾,意即店风古朴,厨艺精湛,我看勺园二字为店名为好。我们这个不大不小的店,就是要做出最好的厨艺精品。”这就是现在勺园饭店的来历。

经典菜:锅包肉、九转大肠

6.老边饺子馆

老边饺子馆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多年历史。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河北任丘县一带多年灾荒,官府却加紧收租收捐,老百姓忍无可忍只好背井离乡,四散逃亡。这其中有个边家庄的边福老汉,原来就是开饺子馆的,此时也呆不下去了,只好一家人逃向东北。一天晚上,他们投宿在一户人家中,恰巧这家在为老太太祝寿,于是这家人给边福老汉一家每人一碗寿饺充饥。边福老汉觉得这水饺清香可口,其馅肥嫩香软而不腻人,于是就虚心向这家人求教。主人看边福老汉诚实厚道,便告诉了他其中的秘密,原来这家人为了让老太太吃起来舒服,在做饺子时就把和好的馅用锅煸一下再包,如此做出来的饺子便又香又软,而且不那么油腻了。

边福将此记在心中,后来辗转到沈阳市小东门外小津桥护城河岸边住了下来,打了个马架子小房,边家饺子因为肉馅是煸过的,所以叫煸馅饺子,但由于主人姓边,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开起了“老边饺子馆”。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侯宝林亲临为其题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经典菜:饺子

7.李连贵熏肉大饼

清光绪20年(年),河北滦县柳庄人李广忠(乳名连贵)在四平梨树首创,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当年李连贵逃荒到梨树后,开了“兴盛厚”生肉铺,主要经营生猪肉、酱肉、大饼和酒类。据传说老中医高品之把祖传的用中草药熏肉的秘方告诉了李连贵,并在老人家的指导下,李连贵对配药、选肉、切肉、养汤、和面、火候等工序进行了潜心研究。由于李家的酱肉干净、烂乎、浓香,大饼柔软、层清、酥香,吃的人都称道:"大饼卷熏肉,吃起来没够",因此在梨树镇常是座上客满,门庭若市,深受群众欢迎。

年,李连贵病逝,其养子李尧(李连贵的侄子,因李连贵无子过继给李)继承父业,带着老汤从梨树迁入四平,办起四平李连贵熏肉大饼铺。后在四平道东北市场增设一分店。

年,李尧之子李春生继承祖业,背着一坛老汤,把李连贵熏肉大饼迁到沈阳,在繁华的中街西头营业。十年动乱时,此店一度被砸,改卖大米饭、大锅菜。









































诊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xs/516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