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成立不到四年的沈阳交响乐团,经过不凡的舞台历练,一举走出沈阳,走出辽宁,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殿堂。作为东北地区惟一一家民办的交响乐团,“沈交”既填补了沈阳历史上无交响乐团的空白,更闯出了一条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之路。
舞台,对于沈阳交响乐团的演员们来说,并不陌生。但4月1日晚,当他们真的走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这当然和他们首次与著名指挥家、87岁的郑小瑛合作,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有关。毕竟,沈阳交响乐团很荣幸地成为受邀参加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1支优秀交响乐团之一,而且是惟一的民营乐团。毕竟,沈阳交响乐团此行是代表沈阳市而来的。
成功。空前成功。
当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沈阳交响乐团“北国之声”音乐会的知名音乐家、文化学者、艺术界同行和首都观众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沈阳交响乐团的欣赏。
此刻,坐在观众席上的一位特殊观众更是百感交集。他就是沈阳交响乐团团长王建华。终于,王建华把沈阳交响乐团带到了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
机缘:
民营企业家的音乐情怀
时间倒退回年,那一年,在沈阳市文化宫地下室里活跃着一支由30多名音乐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管弦乐队。即使在地下室里,他们白天也不能排练,因为会影响正常办公,只能在晚上排练。虽然艰苦,虽然艰难,但这些热爱音乐的人一直坚持着。但坦白地说,没有人知道他们会撑多久,这一点,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直到一位叫王建华的民营企业家出现。那是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热爱音乐、身为民营企业董事长的王建华被沈阳市沈河区文联聘为音乐家协会主席,他与这个乐队不期而遇。经过交谈,彼此找到了共鸣。然后,王建华就做出了一个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很惊人的举动——个人出资接收了这个团队,成立了沈河爱乐乐团。
王建华,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从年开始,他的企业每年都要拿出上百万元救助贫困学子、困难人群等。更特别的是,王建华还有很深的文艺情怀,尤其喜欢高雅音乐。
直到今天,王建华回忆起当初的决定也不认为是一时冲动。他说:“沈阳这个地方向来不缺乏文艺团体,京剧、评剧、话剧、歌舞、杂技、曲艺都有,可就是没有交响乐。当时,我就想,那我就先从沈河区开始做吧。”
乐团成立后,首先解决排练场地的问题。王建华开始投资,装修排练厅、补充器材设备等,乐团逐步有起色了。
随着演出机会的增多,乐团又出现新的问题,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演出质量没有达到高水平。接下来,乐团开始升级演奏曲目,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试,不断招兵买马,人员逐渐优胜劣汰。很快,队伍扩大至50余人。
01年8月,在沈河区合唱节上,乐团终于获得一次展示的机会——为决赛伴奏。恰恰是这次演出,沈阳市文联开始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xs/51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