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院通报3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系出台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意见问题的意见》(法发[]32号),为准确认定犯罪事实、规范证据审查及法律适用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沈阳两级法院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坚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贯彻落实“两高”精神,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提高群众防范意识,现通报3起典型案件。

案例一

基本案情:年2月至3月,赖某某伙同他人,在赖某某租住的海南省海口市某住宅,假冒被害人朋友,给被害人打电话,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谎称从大连来沈阳途中交通肇事急需用钱,让被害人将钱汇入指定的账户,先后骗取孟某某、秦某某等41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元。

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赖某某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拨打电话手段向多人实施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判处赖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责令赖某某退赔被害人孟某某等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元。

法官说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结合辽宁省地区实际情况,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六千元以上、六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本案中被告人诈骗个人财物80余万元,属数额特别巨大,一审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并处罚金,量刑适当。

本案被告人利用非法获得的被害人手机资料信息,以及被害人疏于防范的心理,假冒被害人的领导、同事、亲属、朋友,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取得被害人信任,实施诈骗。公众要注意保存好个人信息,慎重在公共场所及网络上的QQ、微博、   本案中,被告人利用“伪基站”伪装成银行客服号,向不特定人群随机发送虚假信息14万余条,通过引诱被害人点击短信附着的链接来接入钓鱼网址,诱惑被害人下载安装一个绑有木马病毒的APP,再通过这个安装在被害人手机上的“积分陷阱”病毒,盗取被害人开户、密码等信息,进而盗刷被害人银行卡。需要注意的是正规银行等运营商的积分兑换一般是话费、礼品等,绝对不会出现现金形式兑换,更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帐号、身份证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市民收到此类短信应高度警惕,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网址,更不要轻易安装客户端。

新闻延展

诈骗老年人、在校学生等将从重处罚;发布的诈骗信息网页浏览量超次,可判3-10年;为诈骗分子撰写“剧本”,将以诈骗共同犯罪论处……20日上午,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三机关联合下发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哪些情节将被从重处罚?

致他人身亡或精神失常,诈骗在校学生等

该《意见》明确,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1.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2.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

3.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

4.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

5.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

6.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7.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的;

8.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

9.利用电话追呼系统等技术手段严重干扰公安机关等部门工作的;

10.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

诈骗数额难以查证怎么判?

诈骗信息网页浏览量超次,可判3-10年

众所周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骗得财物的,以诈骗罪(既遂)定罪处罚。但诈骗数额难以查证,该怎么判呢?

对此,上述《意见》明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量达到相应标准十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或者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2.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五千次以上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面临什么?

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犯罪工具、设备和技术支持等情况,譬如,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意见》对此作出明确: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为诈骗分子撰写“剧本”要担责吗?

以诈骗共同犯罪论处

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负责招募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或者制作、提供诈骗方案、术语清单、语音包、信息等的,以诈骗共同犯罪论处。

《意见》进一步明确,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对其参与期间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在其所参与的犯罪环节中起主要作用的,可以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的,可以认定为从犯。来源: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点击下方蓝字阅读相关信息

典型案例:骗子发万余条短信没骗到钱被判3年3个月

人民日报曝光朋友圈八大骗局,多人上当损失严重!









































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xs/519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