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一想起这件事我就睡不着觉。
在沈阳的土拍市场,原来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但最近的市场表现却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01
年11月17日,位于经开区的蔡家地块和东古地块分别以元/建筑㎡和元/建筑㎡拍出。
这一土拍结果的出现,让很多人感脚“这价格也太低了”。
作为东北振兴的强省会城市,沈阳竟然还能有低至元/建筑㎡,甚至低至元/建筑㎡的土地,这两宗土地如果未来入市+精装修来算,也就+元/㎡。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沈阳楼市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呢?
02
到底什么情况,我们还得从这两宗土地本身入手。
通过沈阳自然资源局对这两宗地块规划用地的描述,我们在地图中找到了它们的位置,请看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宗地块明显与以往地块的不同之处:
第一,这两宗地块均位于铁西经开区的四环外,从当下沈阳土拍情况来看,这两宗地可以说是首次突破四环的居住用地。
第二,这两宗地的确属于“郊区”范围,并且郊区化特征十分明显,如果它们要是能拍出+元/建筑㎡—+元/建筑㎡,倒是反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第三,这两宗土地的拍地结果,反而让我想起了曾经一篇关于沈阳城市规划到五环的文章,虽然现在这篇文章已经被删除了,但是位于经开区四环外蔡家地块和东古地块的拍出,却用事实印证了沈阳将有五环规划的趋势。
而这两宗地块的拍出,同时也定调了沈阳房地产业当下的发展形势:
一环内待售地块已十分稀缺;二三环之间待售地块已是凤毛麟角;三四环之间的待售地块拍出较多,正是当下是重点发展区域;四五环之间尚有大量待售地块,目前已开始“养市”。
03
在这两宗地块拍出的那一刻,就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
“那么远的地方,房子能有人买吗?”
正如,存在即是合理。
从上方的地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信息,在这两宗地的周围环伺多个“村落”,如西古村、中庙三台村、前庙三台村、东古村……
这些村镇里的人,首先就是这两宗居住用地的“客群”。
如果我们再进行一下深入思考的话就会发现,蔡家地块和东古地块所形成的布局,正是我国当下正在加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
“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城镇间流动人口的增多,在城镇化发展模式上,需要从人口进城向满足城乡人口的美好生活转变,城镇化应从以农村人口落户城镇为目标转为追求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全面均等化供给。
蔡家地块和东古地块的拍地,一方面给了其周围居住的农村人口迅速融入沈阳城区发展的机会,并为其变为城镇人口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推进了沈阳向五环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城镇化发展得到更彻底的延伸。
如果未来沈阳能够实现五环布局,那么位于东面的棋盘山区域、南面的苏家屯区域、西面的经开区区域、北面的辉山区域等都将承袭四环发展红利,实现全面发展,使城镇化发展得到更彻底的延伸。
因此,这两宗地块拍出较低价格,既不是沈阳楼市的进步,也不是退步,而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