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路与大东区同名,共用“大东”二字。大东路形成于清代,特别是在清康熙十九年(年),于盛京城的外围,增筑椭圆形的边墙之后,连接盛京城大东门和大东边门之间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道路。正如我国绝大多数古城一样,东门内的道路通常名为东大街,东门外则称东关街或东关大街。我们沈阳也不例外,大东门和大东边门之间的道路就命名为“大东关大街”。民国初间,大东关大街得到拓宽,改筑为石子路。年3月,奉系当局以东三省兵工厂为核心,规划了奉天大东新市区,在大东边门外修筑了一条通往东塔的马路,马路以南为生活区、路北为兵工厂厂区。这条马路由张作霖亲自命名,取中国十三朝古都长安之名为长安街,意在长治久安。长安街筑成后不久即铺成柏油马路。年大东关大街更名为大东街。年,沈阳市规范街路地名,以东西走向为路,南北走向为街的原则命名了一部分街路。其中大东街与长安街合并,定名大东路。为便于户籍与邮政管理,大东路共分为五段,其中1~3段为原大东街,4、5段为原长安街。年沈阳市第二次街路地名规范整顿过程中又将大东路5段单独划出,改称长安路直到今天。但是在多数附近居民心中,仍有称长安路为大东路的习惯。本文由西向东依次贴出大东路1~5段(今大东路与长安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部分旧影(今天已看不到或改变了样子),以飨各位读者。大东门广场大象喷泉(图1)
图1
大东路一段(大东门——大什字街)路北向阳理发店(图2,系国营理发店)图2
大东路二段(大什字街——小什字街)路南沈阳砂布厂(图3,今已改为铁锚)图3
路南中国人民(工商)银行(图4想象画,在此鸣谢作者。此处原为四川成都知府恒泰在沈阳的私宅)图4
大东路三段(小什字街——大东边门)路北大东旅社(图5)图5
路北大东浴池(图6)图6
路南大东区少年宫(图7)图7
路南大红楼(图8,一楼原为一副食门市。因该楼为红砖楼,外表原为红色而得名)图8
大红楼背面(图9,可见红砖颜色)图9
大东区少年宫与大红楼背面(图10,可见大东路北成片的平房)图10
大东路回望(图11),路北为国营六幺五厂、路南为仁寿里民居。仁寿里沿路由西向东分布着万泉冰菓店、理发店、永芳照相馆、副食店、辽鲁百货商店、大东边药房等等。图11
大东路四段(大东边门——滂江街)路南边门百货商店(图12,该楼现尚存,但外观已更改)图12
路南群英饭店(图13,该楼现尚存,但外观已更改)图13
路北沈阳矿山机器厂(图14)图14
大东路五段(滂江街以东)路北黎明宾馆(图15)图15
路南仁光里(图16)图16
路南长安邮局以东旧宅(图17)图17
路北黎明厂大墙上的旧路牌——“大东路五段”(图18)图18
大东路回望(图19),路北为漫长的黎明厂大墙。图19
医院旧影(图20)图20
路南大东公园原大门(图21)图21
长安桥与东塔(图22)图22
因本人能力所限,尚有大东药房、大东商店、大东三院、管城派出所、长安邮局等大东路沿线的知名建筑物(已拆除)的老照片未能集齐。期待日后能有所得,再献与读者,一同回忆曾经的过往。文中大部分图片来自辽宁文保志愿者,在此表示谢意!遼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zy/52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