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沈阳话来源于满语ldquo

由于综艺节目以及喜剧类节目的火热,咱们东北话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咱东北话,生动形象、一说出来就具有令人捧腹不止的幽默感。可以说,咱们东北话,撑起了全国人民一大半的笑点。

这句你瞅啥,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你瞅啥?/

东北话里

最出名的就是:「你瞅啥?」

甭管你是看人不顺眼,想要先挑事儿

还是顺势想跟人聊聊天

一旦有人跟你用这三个字开了头

你就可以按心情选择接下来的聊天模式了

东北话还有还有很多很多具有特色的,什么波棱盖卡马路牙子,埋汰,嘚瑟,贼,杠杠的......

东北话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方言

一个宿舍里只要有一个东北人

毕业时全宿舍都会被传染上东北口音

我们沈阳话也是东北口音的一种

但你知道沈阳话的由来吗

其实沈阳话中有很多满语的影子

满族可谓是东北地区的“土著”民族,长期以来,满族使用的满语对整个东北地区的语言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沈阳方言也不例外。

清朝期间,官方将满语定为“国语”,使满语的地位进一步稳固。沈阳不仅是满清的都城之一,又是其入关后的“陪都”,因而大量的满语词汇渗透到了沈阳的方言中来,成为沈阳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沈阻话中见到大量满语的影子。

满语是多音节语言“

我们看到,很多汉语中的词语原本只有一到两个字,尤其是动词在汉语里很少有三个字以上的。但在沈阳话中大多数本来可以用普通话中一、两个字表达的形容词和动词,几乎都为两个音以上,四个音的词汇更是非常之多,在网络上被调侃为“东北式成语”,如“五脊六兽、吭哧瘪肚、爆土扬灰、老天拔地、急头白脸、五迷三道、支楞巴翘”等。实际上,这些多音节的表达习惯,正是来源于满语。

满语是多音节语言,在满语中大多数词语都为两个音节以上,这种语言上的习惯对沈阳方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一些词语更是由满语直接而来。

据统计,沈阳方言里与满语相关的方言词汇多达三、四千个,其中有一部分已被普通话所接受。

”“抠搜”“

沈阳话中“抠搜”一词也是直接来自满语,满语中表示“少”这个意思的读音即是“抠么搜”。

”“萨琪玛”“常见的如“萨琪玛”这种食物就是来自满语,萨琪玛是满族常带见的一种食品,它是将苗条用油炸熟后,浸入糖浆,再辅之以青丝、玫化瑰、芝麻等,然后切成方块,色香味美,是老少皆宜的甜品,如今也是氨红遍了大江南北。”“嘎拉哈”“

满族人宰杀牲畜的时候,将其后腿的膝盖骨保存下来作为孩子们的玩具,满语称其为“嘎拉哈”。动物的肩胛骨则称之为“哈拉巴”,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一些乞丐手持一物,并敲击乞讨,就是这个东西。

”“秃噜反仗”“沈阳话中有“秃噜反仗”一词,形容人说话没有条理,或办事不利索、常返工。这里的“禿噜”就是来自满语,有事情没落实之意。满语中“哈拉”,意为油变质后所发出的异味,是现在沈阳人常见的一种说法。”

人们常说的“他穿的真特勒”、“你在这撒么啥呢”、“他总嘞嘞个不停”、“你少在这胡诌八咧”、“你在这叽咯什么呢”等,均来自满语和汉语的嫁接。

此外,沈阳的一些地名也来自满语,如“法库”就是满语鱼梁之意。

原来这就是我们沈阳话的由来!

本文内容来源于

《带着文化游名城---老沈阳记忆》

作者:慕小刚

封面图由设计腻腻制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zy/525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