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年,沈阳要这么

年工作成绩单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0.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5.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和8.1%

疫情防控持续取得新成果

迅速建立省医疗救治沈阳中心

余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等地

突发境外输入疫情后,果断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划定重点管控区域、联防联控离沈通道等新举措

优化流调溯源、社区防控、农村防控等工作机制,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和风险外溢

医护、公安、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不惧风险,广大人民群众顾全大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营商环境实现新改善

成为中国营商环境15个标杆城市之一

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职权项

全面推行“一网通办”

3.5万个政务服务事项上线运行

动能转换取得新进展

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个

开通5G基站个

电商直播交易额实现85.6亿元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机床集团完成资本注入

40.9万国企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

全年落户外埠人口超过10万人

全市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个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

引进内资增长12.7%

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

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家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

雏鹰企业达到家

瞪羚独角兽企业达到88家

“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增长63.1%

全市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元

粮食总产量突破80亿斤

建成“四好农村路”公里

改造农村电网公里

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

地铁10号线投入运营

浑南大道快速路全线贯通

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三年项排水防涝工程全面完成

主城区严重内涝问题明显改观

新增造林32.5万亩

城区绿化8.58平方公里

民生保障水平实现新提升

全面完成12件民生实事

新增普惠幼儿园所

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个

重点实施“暖房子”工程万平方米

改造农村危房户

“两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超过50%

“十三五”时期回顾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

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5%和7.5%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持续提升

一批“大国重器”在沈问世

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9.7%

各类市场主体突破90万户

宝马新工厂成为国家七个标志性外资项目之一

开放格局不断拓展

自贸区、中德园成为沈阳对外经贸、技术、产业合作重要平台

中欧班列发运数量进入全国前列

世界冬季城市市长会议成功举办

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快速路网基本形成

地铁进入线网时代

大气优良天数增加80天

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2.3万人

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标准大幅提升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85岁

年工作安排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

1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努力保持经济向上向好态势

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个以上

推动华晨宝马项目建设

实际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分别增长2%和8%以上

推进中街、太原街等重点商圈建设

发展夜经济

培育新型消费

引进培育电商供应链企业

加快直播基地和MCN机构建设

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发展

新增外贸实绩企业80家

2突出抓好营商环境,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便民服务事项全市通办、便企利民高频事项跨层级跨区域通办三个%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加快沈鼓集团、中沈国际等企业混改步伐

培育10个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建设2个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3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推进5个“国字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增强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

新型研发机构达到40家

实施“项目+团队”的“带土移植”工程

4建设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新建5G基站个以上

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

打造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品牌

发展现代物流业

深入实施“文化+”策略

5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

打造东北振兴增长极

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

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

推动自贸区制度创新

推动中德园在数字转型等方面作出示范

加快中日产业园和中韩科技园建设

建设沈阳国际陆港

拓展京沈对口合作

深化苏辽合作

加强沈大经贸合作

6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万亩

新建高标准农田47.7万亩

粮食产量稳定在75亿斤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亿元

电商村发展到个

7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推进轨道交通、快速路等道路建设

实施6处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

打通7条断头路

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建设沈海热电厂异地搬迁及管网配建工程

实施滑翔等4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

实施肇工街等区域积水点综合治理

围绕实现“一脑管城、一网治城、一码通城”,建设城市运行指挥中心

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绿色发展

植树造林30万亩

规划建设沈阳水网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

推进康平兆瓦风电项目

新建提升城市绿地20块

9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幸福沈阳

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以上

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

创建义务教育管理达标校所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

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国家试点工作

年16件民生实事

新增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个,创建所新优质均衡(示范)学校;

提质升级间中小学校理化实验室;

筹集租赁住房4万套或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租赁补贴户,实物配租套;

提质改造个老旧小区;

组织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场以上;

安装配置户外健身设施件(个);

实现南北运河两侧80公里慢道互联互通,推进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和附属设施建设;

完成棋盘山42公里山地马拉松道路建设;

改造供热旧管网40公里,新建燃气管网50公里、改造老旧燃气管网公里,改造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公里;

改造居民小区供水二次加压设施处;

新建改造农村公路公里;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解决二环内62处公交车占道停车场问题;

完成国省干道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改造工程,新增护栏.78公里、电子警察套等设施;

分类整治城乡结合部20个重点村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实施老旧小区周边50条背街小巷改造;

为重点群体老人安装智能烟感装置、智能燃气装置、智能水表各套(个)。

▍图文编辑:武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zy/525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