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中小学校实行弹性离校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是我市立足 1.实行弹性离校的目的在于:一是可以解除部分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的后顾之忧。二是有效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小学可以省去家长送孩子上托管班的费用;中学则可省去家长送孩子校外补课的费用。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学生学习精力相对集中,有老师看护、指导,既可按时完成作业,又可进行拓展学习,老师对学生进行集中答疑解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公共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场所。与学校相比,许多小饭桌属无照经营、条件简陋,一些补课场所也存在安全隐患。五是有效解决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实施弹性离校,让学生回归学校,通过在校的答疑解惑和对学困生的辅导,减少学生的补课需求和个别教师外出有偿补课的机会,对治理有偿补课将有积极作用。六是通过弹性离校,错时放学,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学校门前交通拥挤问题。
2.实行弹性离校,开展课后服务以属地管理、自愿参与、免费参加、不集体教学和安全至上为基本原则。
3.凡有课后服务需求的中小学生,由学生家长自愿提出申请,经班级和学校审核,并向主管教育部门报备后,均可参加弹性离校。全市所有公办中小学校都将实行弹性离校,提供课后服务。民办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及家长学生需求情况安排,并自行解决所需经费。
4.弹性离校期间,主要安排学生完成作业及答疑。对完成作业及没有作业的学生可根据学校基础条件及学生需求安排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中小学生的影片等。
5.弹性离校自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
6.普通中小学校每周提供课后服务,小学和初中每周不少于4天,高一高二每周不多于5天,高三每周不能多于6天、寒假不能多于2周。
7.弹性离校期间,冬季上学时间段,也就是每年11月1日至下年度的3月31日,小学可提供课后服务到17:30,非冬季时间为18:00;初一初二到18:00,非冬季时间为18:30;初三、高一、高二到18:30,非冬季时间为19:00;高三到21:00,非冬季时间为21:30。
具体离校时间由各地区各学校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8.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所在地域和家长工作性质,实施弹性到校,但不能以班级名义及其他名义刚性规定到校时间,各学校在8:00前不得开始集体教学,8:00之前到校的学生均不属于迟到。
9.学生免费参加弹性离校,弹性离校期间严禁任何学校(含民办学校)和教师向学生及家长直接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严禁“搭车”进行其他有偿服务。
10.各区县(市)政府是实行弹性离校工作的主体,具体工作由各学校统一组织、统一管理,“一区一案”“一校一策”多样化实施。
11.学校教师是提供课后服务的主体,鼓励教师积极承担课后服务任务。鼓励学校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鼓励各类志愿者义务提供课后服务,鼓励有一定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提供课后服务,学校给予适当补偿。参与提供课后服务的人员一般要经学校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区县(市)教育局审核。
12.学生自愿参加弹性离校,学生监护人于每学期初,根据学校要求,向学校提交弹性离校的书面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参加弹性离校。
13.弹性离校每月核定一次人数。为保证学生安全和管理秩序,不建议报名后中途退出。如学生临时有事,可按学校规定提前请假。对于因故每周固定有若干天不能参加的学生,家长应提前书面告知学校,学校不得以此为由拒绝或推诿学生申请。
14.市里规定了提供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各学校要依据校情进一步细化。如果家长需接孩子提前离校,需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应采取随时离校或按批次离校等方式组织放学,不得强制学生必须到最迟离校时间才能离校,更不得以此为由拒绝或推诿学生参加弹性离校。
15.弹性离校期间,学校在充分考虑学生安全和管理秩序的情况下,可根据学校场地、参与学生人数等情况安排学生混合编班,但要做好混合班的管理工作。
16.开展弹性离校所需费用由市级财政承担,专项用于保障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产生的水费电费、消耗品购置、场地使用、物业管理、人员补助等开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各地区要切实做好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按实名登记予以核拨。
17.弹性离校期间,任何学校和教师都不得讲授新课或补课。对弹性离校政策执行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将追究相关领导和负责人的责任。
18.各地区各学校要以“安全第一”为准则,制定弹性离校实施方案,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离校流程、安保措施及应急预案,明确外聘人员、志愿者的聘任程序和法律责任,确保弹性离校期间学生人身安全。
19.公安部门将保障中小学生弹性离校期间的交通秩序和安全,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在学校门前、人行横道等处设置标识,并加强警力调度。
20.参与弹性离校的学生家长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按时接送学生,并服从学校管理。
21.咨询或反映弹性离校有关情况,可以联系学生所在学校;涉及到具体区县(市)或具体学校的事项,可咨询所在区县(市)教育局。
扫描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ms/52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