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43名原国民党政府党政军大员最终归宿

国民党政府政军大员最终归宿,由于内容较多,今日为大家放出最后20名的介绍。内容详尽,值得一看。

一吴国桢吴国桢(~),湖北建始人,字峙之。曾任重庆市市长、国民党中宣部部长、上海市市长等职。去台后任“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曾得到“总裁”蒋介石的欢心。但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吴国桢,不满国民党,反对蒋氏父子“家天下”,于年离台赴美。后因被台湾当局指控卷入“王世杰案”,与台湾蒋介石政权隔海对骂,公开指责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年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并解除一切职务,年6月6日在美病逝。二刘峙刘峙(~),江西吉安人,字经扶,曾任河南省主席、第五战区司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年,逃往香港,但在九龙遭土匪抢劫,竟落到了无以为生的地步。而此时台湾当局又以他滞港久未归队,取消其战略顾问资格。当年10月,刘峙被迫流落印尼,以教书糊口。年10月,由何应钦、顾祝同等人说情,台湾方面终于给刘峙出了一张“入台证”。回到台湾的刘峙于次年被委任以“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虚职,他在台中的寓所深居简出,过起了现代隐士的生活。l年1月15日,刘峙在台中病逝,终年79岁。图中左为刘峙。三程潜

程潜(~),湖南醴陵人,字颂云。曾任武汉行辕主任、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年8月在长沙宣布起义,促使湖南全省和平解放。年1月,蒋介石在压力下下野,桂系上台,李宗仁代任总统。同年4月国共和谈失败,解放军渡过长江,湖北亦失守。7月22日,程潜、陈明仁派出代表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8月3日,长沙市民组成长沙各界迎接解放筹备会,并举行第一次会议,到会有53个单位的各界代表和民主党派多人。当晚,国民党湖南党、政、军有关人员集会,决定接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4日,程潜、陈明仁率湖南保安部队及国民党第一兵团全体官兵在长沙举行起义。5日,湘中和平解放。中共领导对在长沙起义的程潜、陈明仁委以重任。年后,程潜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湖南省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各职。文革时受周恩来特别保护,个人未受冲击。年4月5日病逝于北京。

四薛岳薛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抗日战争中曾指挥三次长沙会战,取得巨大战绩。后曾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南京政府参军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年底,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防守海南失败。到台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虚职。长期赋闲家中,未得蒋氏父子的重用。到了l年2月,台湾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第八次会议,选举正、副“总统”。当局出于安抚和拉拢资深及军系“国大”代表的考虑,居然推出96岁的薛岳主持开幕典礼。结果民进党代表大闹会场,进行抵制,弄得薛岳好不尴尬。年5月,在台湾病逝,终年岁。五卫立煌卫立煌(~),安徽合肥人。曾担任孙中山卫士,后追随蒋介石,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剿匪”总司令,东北战局失利,被蒋撤职查办,软禁于南京。李宗仁任代总统后,卫化装出逃上海,再乘船到香港,开始隐居生活,但仍受到国民党特务的威胁,当他获知自己名列中共宣布的战犯名单时,长叹道:“我有救了”!与蒋貌合神离,可见一斑。但是,卫立煌一家和好几十位先后到港投奔的部属的生活开销,渐渐成了问题。恰在此时,年,北京发出“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号召。年底,当周恩来获悉卫立煌在香港对“战犯”问题尚存疑虑时,便嘱在邓颖超身边工作的韩权华侄女韩德庄执笔告卫:“在太原晤过面的那位朋友,请姑父和姑母回来!”卫立煌一看就知道是抗战之初在太原有过竟夜长谈的周恩来叫他回去,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韩权华也收到和邓颖超相识的六姐的来信)。年初,他主动找到中共驻香港有关部门,请安排行止,表示愿随时返回祖国大陆。成为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年1月17日零时四十分在北京病逝,终年64岁。六余汉谋余汉谋(~),广东高要人,字幄奇。曾任陆军总司令、华南军政长官。解放后,从海南岛退往台湾,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但是有名无实。长期闲居台北北投郊区的家中,过着“种菜未容终老去,赌棋时约故人来”的悠闲生活。晚年空虚无聊,便皈依基督,成为虔诚的信徒,昔日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度早已荡然无存。年12月17日去世,终年85岁。七胡宗南胡宗南(~),浙江镇海人,原名琴斋,字寿山。黄埔军校一期生,陆军一级上将。浙江镇海霞浦镇(今属宁波北仑区)人,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是蒋介石嫡系,一度执掌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年曾率部进犯陕甘边区,受到人民解放军痛击。年2月1日兼第12编练司令部司令。年3月26日解放军逼近西昌机场,胡宗南将剩余6万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参谋长罗列,自己悄悄飞逃台湾,其残余部队陆续被围歼;5月台湾“监察院”李梦彪等四十六位“监察委员”提出弹劾,经蒋介石、陈诚、顾祝同、蒋经国周旋,“立法院”名委员签名上书“行政院长”陈诚求情,陈诚将弹劾案移交“国防部”处理,8月“国防部”答复“应免议处”。年9月9日,胡宗南化名为“秦东昌”,就任“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驻守大陈岛,指挥部队骚扰破坏大陆沿海。年10月19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七届中央评议委员,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年6月24日,解放军进军大陈岛,台湾当局撤消“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部”;7月23日胡宗南飞回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上将顾问;8月进入“国防大学”进修。年2月从“国防大学”毕业,在台北家中闲居。年9月胡宗南就任“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晋任陆军二级上将。年4月以考察名义到美国访问。年10月23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八届中央评议委员。年10月回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2月进入“国防研究院”第一期,任研究员。年9月任国防研究院毕业同学会会长、国防研究院院务委员,深居简出,郁郁寡欢。年身体出现高血糖。年2月6日胡宗南病情恶化,7日“总统府副秘书长”蒋经国奉父命探望,10日蒋介石亲自探望,胡宗南激动万分,涕泪交流,14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67岁。八傅作义傅作义(~),山西荣河人,字宜生。傅家世代务农,耕种黄河滩地。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是年10月,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太原响应起义,傅担任起义军学生排排长,随起义军总司令姚维藩赴娘子关抵御清兵。随后又参加李鸣凤率领的起义军攻打平阳府(临汾)。傅作义在北伐战争期间以守涿州而闻名,抗日战争期间,指挥过怀柔三役、绥远战役和光复五原的战役,都取得巨大胜利。傅作义因此成为民族英雄,并有“常胜将军”之称。年1月,傅作义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建国后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长期心系祖国统一,临终还留下一篇对台讲话,盼望台湾能通过和平统一的方式回到祖国的怀抱。年4月19日,傅作义将军因病离开了人世,终年79岁。九阎锡山阎锡山(~l年),字百川。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参加同盟会,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从此长期踞晋自保,投靠蒋介石后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等职。年3月逃出太原。南京解放后,曾在广州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去台湾后,阎锡山任“国防部”部长、“总统府”资政等职,实际被蒋介石剥夺了实权,只存虚名,而在名义上蒋却给予阎锡山“苦心孤诣,撑持危局”的评价。年5月21日,阎锡山在台北病逝,终年77岁。十周至柔周至柔(~),浙江台州临海人,原名百福。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8期步科,是陳誠的同學。後入黄埔军校任兵学教官,參與北伐。。年后任国民政府军陆军第14师师长、第十八军副军长。年被派赴欧美等国考察航空。年返国后任中央航校教育长、校长和航空委员会主任。受宋美龄赏识,负责创建中国空军,并在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日战争时期兼任空军前敌司令部总指挥,率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年航空委员会改组为空军总司令部任司令。去台后,周至柔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台湾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侍从室主任,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等职。其间政绩突出,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与重用。周至柔侍母甚孝,其母直到93岁高龄才去世。周还披麻带孝,甚为悲哀,这点颇得世人好评。年8月29日,周至柔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享年90岁。十一王叔铭王叔铭(~),原名王勋,山东诸城人(与共产党之张春桥、江青同乡)。早年曾加入中国GCD,曾赴苏联空军航校学习,回国后投靠蒋介石,是国民党空军创始时期的重要人物,身为抗战的空军英雄,曾出战多次。解放战争时期任空军副总司令。去台后,活跃于军政两界,年荣升空军一级上,先后任空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民党中央委员等职。十二桂永清桂永清(~),字率真,出身于江西贵溪县农家。在黄埔军校一期时深得总教官何应钦器重,他曾发起组织三民主义研究社,随黄埔军东征、北伐,成为蒋介石心腹亲信。。年留学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得到蒋介石重用,年,桂永清奉蒋介石之命令成立「中央教导师」,采全新德式装备与训练,形同蒋介石的御林军。率教导师参加“八一三”上海抗战,伤亡重大。后被派往英国开展军事外交。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解放战争中,“重庆舰”等几十艘军舰起义或投降解放军,使国民党海军损失巨大,桂永清因此受到“弹劾”。去台后,桂永清辞去海军总司令职,任“总统府”参军长。年,升任参谋总长。但上任不足两个月,便因病身亡。十三杜聿明杜聿明(~),陕西米脂人,又名光亭。曾参加北伐战争。年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赴缅甸与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等职。年1月被解放军俘虏,成为阶下囚。年,人民政府宣布将他特赦。后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晚年的杜聿明十分关心祖国统一,曾多次发表文章,寄语在台师友共同为统一大业奋斗。年5月7日,杜聿明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十四汤恩伯汤恩伯(~),浙江金华人。年入援闽浙军讲武堂,毕业后任浙军第1师排长。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北伐战争时投靠蒋介石,成为其嫡系。抗战初期建立卓越功勋,但在防守河南时名声不佳,有“水旱蝗汤”之称。日军进攻河南时率部溃逃,造成中原大溃退的惨局。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卫戍总司令、第一绥靖区总司令、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等职。年在上海负隅顽抗,同年5月守军覆灭,残部溃退厦门,任厦门绥靖总司令。汤恩伯逃往台湾后,任“总统府”任战略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等虚职。在大陆时,汤曾出卖劝其投降人民的恩师陈仪,致陈仪遇害,因此背上“卖师求荣”的恶名,受到朋友离弃,落落寡合。年6月29日,在日本手术期间死于医疗事故,时年54岁,病逝后被追晋陆军上将。十五孙立人孙立人(~1),安徽舒城人。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抗战爆发后,任三十八师师长,远征缅甸,获英国皇家勋章。去台后曾任陆军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受命“整军”,但他在“整军”的过程中损害了黄埔系的利益,并因试图削弱军队政工制度而得罪蒋经国,使得蒋介石担心孙最终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威,阻碍蒋经国日后“接班”。年6月,孙的下属郭廷亮因策划“兵谏”被捕,孙立人也被软禁,直到年才获得自由。1年11月7日在家病逝,终年90岁。他至死也没有等到当局的平反。十六马鸿逵马鸿逵(~),甘肃河州人,字少云,回族。曾任袁世凯侍从武官。后随冯玉祥。年投蒋,任宁夏省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兼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积极参加并进行反共、“剿共”。年溃逃台湾。马鸿逵因在西北时与马步芳互相倾轧,“贻误战机”,在台湾受到“弹劾”,由原来的一品大员已成寄人篱下。不久迁往美国,在美期间虽生活富足,但妻妾争风,子孙不睦,令他极为痛苦。年1月,马鸿逵病逝于美国。十七马步芳马步芳(~),甘肃临夏人,回族,字子香。早年服从冯玉祥,后弃冯投蒋,通过依附强权,并吞弱势,逐步奠定了在青海的统治地位。曾任青海省主席、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等职。马步芳素有虎狼之性,曾残酷镇压西路红军。解放前夕,马步芳逃往台湾,后长期定居沙特阿拉伯,曾任台湾驻沙特“大使”,年,病逝于沙特阿拉伯,终年72岁。十八陶希圣陶希圣(~),原名汇曾,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陶原系文人,曾主编《独立评论》周刊。后秉笔从政,曾经主持国民党政府文化宣传工作数十年。年12月随汪精卫叛逃,任伪中央宣传部部长,后来又离开,发生了著名的“高陶事件”。在此之前,他引发过“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此外,他与长期亲共的沈钧儒常常政见不合,但阴差阳错,自己的女儿却嫁给了沈钧儒的幼弟。年1月,与高宗武逃至上海,揭露了意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汪日“密约”。后成为蒋介石御用文人,为蒋介石代笔撰写《中国之命运》,阐述蒋介石的反动理论,集中反映了蒋介石的思想体系和根本政策,为发动内战制造依据,被党内文人称为“蒋介石文胆”。年,陶希圣随蒋介石去台,执意留在大陆的女儿一家则经受了多番运动的暴风雨。去台后,陶希圣曾任“中央”评议委员、国策顾问等职。年6月去世,终年89岁。十九曾琦曾琦(~),四川隆昌人。曾在留学法国期间成立中国青年党。回国后创办《醒狮》周报,反对国共合作,煽动蒋介石镇压GCD人。但在抗战中,曾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年,他由青年党党魁而任“国大”主席团主席,次年4月参加蒋介石政府,年秋赴美,鼓吹美国应继续援助。二十张君劢张君劢(~),原名嘉森,号立斋。江苏宝山今上海宝山人。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张君劢学贯中西,一生循着一个传统儒者的德性,主张以传统中华文明为根基,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力图以改良而不是革命的方式,把中国建成一个与本民族传统相适配的民主宪政国家,并毕生为这一目标而奋斗。回国后,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张君劢提出了以五权宪法之名行英美宪政之实的宪法方案。张君劢批评“五五宪草”的国民大会制度是间接民权,不是直接民权。他主张直接起用公民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大权利代替国大;以立法院为最高立法机关;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对立法院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限制总统权力,使之成为虚位元首。。国民政府去台后,张君劢在海外组织“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以“第三势力”自居。张君劢一生未置产业,仅靠稿费与少量养老金维持,生活清苦。年2月23日在美国去世,终年82岁。

其余人员可查看昨日山海经内容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xs/520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