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資訊年末流動性趨緊上交所再現1

又是一年歲末到

祝平安喜樂

1.

港府全年供地超標8%

政府持續推地以扭轉房屋供應不足問題:本財年最后一季(年1至3月),通過政府賣地、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及市區重建局項目的私人房屋土地供應,估計可興建約個單位。連同首三季,整個財年可提供住宅單位約為伙,較政府訂下的全年1.8萬伙供應目標多出約8%,與上年度的伙供應相若。

拆局解码

新盤供應足發展商持貨有壓力

本財年政府批出的私宅用地可建住宅單位料可達伙,數字除較十年建屋計劃所訂下的每年1.8萬伙私宅供應目標多出近伙外,亦屬連續三個財政年度超標。

資料顯示,最近4個財年,政府已推出地皮可提供的私人住宅單位數目保持在1.8萬至約2萬伙水平,當中上財年便達伙,為政府/11年度主動推地以來的次高,僅次於/15年度的伙供應水平。一手私樓供應料攀升

在本財年供應再度超標8%情况下,政府不但未有減慢推地步伐,反之更預告下個財年首季推地可提供超過個單位。對此,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預期,未來3至4年本港一手私人住宅供應數字將進一步攀升,并打破目前9.3萬伙的高位紀錄。

基於供應持續增多,市場供求失衡情况漸趨改善,陳茂波亦提醒,有意購買「納米樓」的人士必須小心,因這類住宅單位的投資價值存疑,當市場供求趨向平衡時,有關單位或將難以轉售。

除此之外,陳茂波又透露現時已批預售樓花、隨時可售的私樓單位累積達約1.7萬個,而可申請預售的單位則有2萬個,新盤供應充足之下,相信發展商將面臨「持貨」壓力,預計明年發展商推盤力度加大。發展商推盤力度加大

面對未來龐大的住宅供應,香港置業行政總裁李志成相信,發展商未來將繼續加推優惠吸客,而二手市場買賣雙方仍在拉鋸,料一手私樓註冊明年有望創13年新高。

戴德梁行香港區高級董事總經理陶汝鴻認為,由於目前供應數字仍與過去正常供應年代如年代每年平均近2.7萬伙有不小距離,故相信即使住宅供應較過往幾年增加,但在本港經濟基調良好、失業率低企及市場存在置業需求等情况下,并不足以拖累樓價,料明年上半年本港樓價仍將上升5%至10%。

來源:香港商報商報頭條版

2.

貿發局料利好本港出口

貿發局發表全球年末銷售報告指出,今年聖誕節個別傳統及新興市場銷售表現理想,其中美國銷售按年增長約4%,英國及德國銷售分別上升約4%及超過3%以上。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預期,年全球零售市場可望略有改善,主要是傳統市場持續復蘇,利好本港出口商,港商應把握機會。

潘永才昨日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復蘇步伐仍然不穩,今年個別傳統及新興市場的聖誕銷售表現并不一致,其中以美國市場尤其強勁,歐洲市場則以英國及德國表現最突出。在亞洲,內地旅客訪日熱潮略為減退,日本銷情較為平淡。內地市場方面,11月的「光棍節」成為年末零售市場的增長引擎,為零售總額帶來按年10.8%的升幅;大幅折扣和大規模的促銷活動有效推動零售和網上銷售。其他銷情不俗的市場,還有墨西哥、智利以及歐洲新興經濟體,包括匈牙利、波蘭、捷克及俄羅斯。

來源:香港商報產經新聞版

3.

年末流動性趨緊上交所再現「1日遊錢荒」

時到年末,資金整體緊張格局持續,人民銀行投放的流動性規模明顯縮減,上交所連續出現1日遊錢荒。有專家表示,年末資金備付和中期借貸便利到期等資金壓力不小,流動性趨緊格局會持續到春節,資金面波動情況仍會再現,但總體來看不會出現錢荒格局。

周四上交所貨幣市場早盤再現資金緊張,1天期國債回購利率GC開盤飆漲,一度衝至27%,為連續3天突破20%,不過隨後GC持續下行,收盤已回落至0.55%。這已經是繼周二、周三以來,第三次出現資金價格異動。

雖然資金緊張的態勢得到緩解,但交易所連續鬧「錢荒」顯示出資金面不寬裕,讓市場頗為擔憂。

對此,接受本報採訪的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年末所有的機構都在進行財務核算,為年報做準備,各家機構都要根據自己資金面的基本情況進行財務方面的安排,要進行債券債務的清償,並進行利潤的核算。這些方面的行為反映在市場上就是對流動性的需求會增加,但這並不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很多機構可能只是臨時需要一些資金來進行短期周轉,只是因為年末清賬的需要。

相比之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依然平穩。「交易所機構與銀行不同,交易所更多的資金來源於同業,而銀行的資金來源更多的是常規性的籌資行為,所以交易所的機構要靠市場融資,銀行是靠儲蓄以及理財獲得融資。」孫立堅說,代持業務受到影響,銀行對非銀的額度受到限制,非銀機構因為年末融資較難湧向了交易所也是可能的。

來源:香港商報金融要聞版

4.

中國高鐵高速冠全球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9日發表《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這份中國政府首次就交通運輸建設發展發表的白皮書稱,中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白皮書稱,目前中國與世界交通運輸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縮小,部分領域已經實現超越。截至年底,中國多層次鐵路網絡初步形成,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里程達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同時,中國高速公路里程達12.4萬公里,居世界第一,特別是農村公路里程將近萬公里,通達中國內地個鄉鎮和個建制村,通達率分別達到99.9%和99.8%。

白皮書還提及,中國初步建成水運網,沿海港口整體處於世界較先進水平,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12.7萬公里,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3.1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個。

此外,中國民用機場體系基本成型,全國民航運輸機場達個,民航運營安全水平整體較高。

來源:香港商報中國經濟版

5.

涉雷洋案警員受黨政紀處理

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雷洋案」又有了新進展,昨天,北京公安局、中共昌平區紀委發布消息稱,給予東小口派出所副所長邢永瑞「雙開」處分,給予民警孔磊行政撤職處分,并對涉案的輔警及保安員解除勞動合同。

在檢察機關對邢永瑞等5人涉嫌玩忽職守罪偵查終結,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后,北京市公安局、中共昌平區紀委依紀依規,給予昌平分局東小口派出所副所長邢永瑞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給予民警孔磊行政撤職處分,調離執法崗位;對雷洋案中涉案的1名輔警及2名保安員,按照輔警、保安人員相關管理規定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除此之外,有關部門給予雷洋案中負有領導責任的昌平分局東小口派出所所長周帥民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同時予以免職;給予治安支隊治安行動中隊副中隊長王玉國黨內嚴重警告、行政降級處分,同時予以免職;給予治安支隊治安行動中隊中隊長周明輝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治安支隊副支隊長楊曉穎行政記過處分;給予治安支隊支隊長馬朝暉行政警告處分;對昌平分局副分局長王宏予以行政告誡。

據了解,依照處分權限,黨紀處分由中共昌平區紀委作出,政紀處分及組織處理由北京市公安局作出。

來源:香港商報中國新聞版

6.

特朗普吁以國挺住

美國現政府與即將上台的特朗普,繼續就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擴建猶太人殖民區的問題上較勁。美國國務卿克里再次為「兩國方案」力辯,認為這是唯一使得以巴雙方獲得永久和平的辦法。克里指出,擴建殖民區不僅與國家安全無關,甚至加大了以色列國防力量的壓力。然而,特朗普發推文鼓勵以色列「堅持下去」,等他上台。英國《衛報》分析稱,白宮想趕在特朗普上台前「拯救中東和平進程」。

克里罕批以總理推進殖民區

以巴問題是克里年2月出任國務卿時的一個主要關注點。不過多年的談判以及一些密集的穿梭外交并沒有就兩國并存方案達成協議。克里當地時間28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只有兩國方案才能在以巴之間實現公正和持久和平。不過由於以巴地區恐怖主義、暴力和煽動性言論未見消停,猶太人殖民區不斷擴建,一直以來被用以解決以巴冲突的兩國方案目前陷入危機。他警告說,如果以色列放弃兩國方案轉而尋求一國方案,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將不會得到解決。

克里在長達70分鐘的講話中數次呼吁以巴領導人支持通過兩國方案解決冲突,并極為罕見地指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大力推進殖民區建設。他說,尽管內塔尼亞胡公開支持兩國方案,但他組成了一個以色列歷史上「最右翼」的政府,比以往歷屆以色列政府都更致力於推進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修建猶太人殖民區。指強化一國不會有真和平

克里總結道,在以巴現場看到的趨勢并不樂觀,暴力,恐怖主義,猶太居民擴張,被占領狀態似乎沒完沒了,由此摧毀了彼此的希望,由此強化了唯有一國存在的現實。克里強調,如果選擇一國而不是兩國,以色列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和平。因為「任何認真思考和平前景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猶太移民政策對和平的威脅」。

根據克里的設想,兩國方案應該依據年六日戰爭之前的邊界劃定,在雙方達成協議后,進行同等的領土交換。此后,以色列將被承認為「猶太國家」,耶路撒冷成為兩國的首都。在這之前,特朗普27日在推特發文說,他不允許以色列受到「蔑視和不敬」的待遇。特朗普的推文還呼吁以色列在他就任之前要「堅持下去」,并說美國如今已不再是以色列的好友,他鼓勵以色列要堅強,而且「1月20日很快就要來臨」。內塔尼亞胡致謝特朗普

對於克里的說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予以反擊,指責克里的觀點「歪曲事實」,并形容克里是「癡迷般」地把焦點放在殖民區問題上。而他對特朗普則說:「謝謝你溫暖的友誼和對以色列明確的支持。」

聯合國安理會23日通過決議,重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的殖民區活動「違反國際法」,敦促以色列停止一切殖民區活動。長期袒護以色列的美國在這次投票中「罕見」弃權,促成安理會36年來首次通過了有關殖民區的決議。

來源:香港商報國際時事版

7.

回望國際篇:黑天鵝橫冲直撞

年的國際形勢因雲譎波詭而被各界廣泛定義為「黑天鵝元年」。英國公投脫歐,特朗普意外勝選,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土耳其未遂政變,多國領導人離職,恐襲猖獗依舊等,無一不在震撼着人們的神經,更牽動着國際政治版圖。而尤其應引以警惕的是,極右翼崛起、民粹主義當道、反全球化逆襲正逐漸成為世界級現象。分析認為,「黑天鵝」事件在今年尚未達到高潮,明年各種意外和突發事件將會繼續上演,國際秩序轉型前景仍將充滿不確定性。如何應對、妥協、共贏,如何在謀發展謀改革的同時保穩定保和平,將繼續成為擺在各國政府面前最大也是最難的考題。

特朗普意外勝選世界充滿不確定性

11月9日,美國總統大選落下帷幕,選舉結果令美國意外,也令全世界意外。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獲得位選舉人票,取得勝利,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導致美國股市暴跌,三大期指中的兩個觸及熔斷線;日經指數大幅走弱;全球避險情緒嚴重。特朗普主張「美國優先」,誓言重建美國、重塑美國夢;反對全球化,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要求歐日韓等盟國分擔軍事費用,希望緩和與俄緊張關系。目前,特朗普正積極組閣,其陸續提名的內閣人選不斷引發爭議。特朗普的毫無政治經驗及其激進的政策立場,令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未來發生重大甚至轉折性變化的風險與日俱增。

英公投脫歐歐一體化臨挑戰

6月24日,英國全民公投以微弱優勢確定英國退出歐盟,時任首相卡梅倫隨即宣布辭職。出乎意料的公投結果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罕見巨震,股市重挫,油價暴跌,英鎊跌幅達10.47%,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12.5%,僅黃金暴漲7.8%。分析普遍認為,公投脫歐對英國和歐盟來說是雙輸行為。脫歐后,英國的世界大國地位和影響力將面臨嚴峻挑戰。而對於承受着經濟疲軟、難民危機、民粹主義及恐怖襲擊威脅的歐盟來說,亦是雪上加霜。歐洲一體化遭受重大冲擊。

尼斯恐襲百多死傷全球反恐難度日增

7月14日(法國國慶日)晚,一輛卡車冲入南部旅游城市尼斯英國人漫步大道上的人群,造成至少84人死亡,50餘人受傷。極端組織IS16日宣稱對此次事件負責。12月19日,一輛貨車冲撞德國柏林一個聖誕市場,造成至少12人死亡,近50人受傷,嫌犯逃逸,IS宣稱對該事件負責。年全球範圍內恐襲事件頻繁發生,且恐怖活動呈現出擴大化和零散化趨勢,其中,「獨狼式」恐襲更是居多,增加了全球防恐和反恐的難度。

未遂軍事政變逾二百死土因清洗疏美親俄

7月15日晚,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部部分軍官企圖發動軍事政變。此次持續不到24小時的未遂政變造成人死亡,第二天中午土軍方宣布挫敗政變企圖。隨后,土總統埃爾多安展開大規模清洗,在軍人、警察、司法和教育系統中超過10萬人因被指與政變有聯繫而被捕、停職或解職,該做法遭到西方政府和人權活動人士猛烈抨擊。與西方關系惡化的共同點讓「向西看」的土耳其逐步「向東轉」。此后,埃爾多安將未遂政變后的出訪首站選在俄羅斯,與普京實現擊落戰機后的首次會晤,兩國冰封半年多的外交關系開始轉暖。大國在中東地區的博弈格局亦隨之發生改變。

OPEC八年首敲定減產 油價反彈仍存變數

11月30日,OPEC成員國正式達成減產協議,決定將原油日產量減少萬桶,并將原油日產量限額定為萬桶。這是OPEC8年來首次達成減產協議。此外,俄羅斯等11個非OPEC產油國同意自年起將日產量削減55.8萬桶。受減產協議激勵,國際油價持續反彈,布蘭特原油和美國原油期貨12月分別觸及每桶57.89美元和54.51美元的逾一年高位。然而,尽管分析師普遍看漲年油價,但如何在提升油價的同時不觸發頁岩油卷土重來,仍是OPEC面臨的巨大難題。而產油國能否真正實施減產協議也尚存變數。

修憲公投失敗 意改革前景不樂觀

12月4日,意大利就修改憲法舉行全民公投。5日凌晨公布的初步投票結果顯示,反對票大大超過支持票。總理倫齊主導的政治改革遭遇重創,他隨后宣布辭職。觀察人士認為,修憲公投的結果直接導致意大利政壇進入新的不穩定期,將令改革停滯、經濟政策更加難以落實,并有可能助長疑歐情緒及反全球化勢頭。

  聯儲加息靴子落地 全球經濟風險難料

12月15日,聯儲局加息「靴子」時隔一年再度落地,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0.5%至0.75%的水平,同時釋放明年可能加快加息步伐的政策信號。加息提速反映了聯儲局對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但在全球經濟仍陰晴不定的背景下,聯儲局加息提速給全球經濟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

「特朗普效應」發力 美股上冲兩萬點

自11月8日美國大選以來,特朗普大規模財政刺激以及減稅計劃預期助推美股漲勢如虹,三大股指數連續創下收盤紀錄新高,道指更直逼2萬點關口。不過誕假期期間,美股漲勢隨之收窄。雖然多數觀點認為美股有望繼續大幅上攻,但瑞信分析師警告,空頭可能即將出現,美股接下來的回調幅度或創歷史紀錄。

多國領導人離職民心撕裂求變心切

年多國領導人的紮堆離職,是另一隻不容忽視的巨大「黑天鵝」。雖然離職原因各有不同,但卻從多方面反映出民眾的普遍不滿以及對改變現狀的迫切期待。惟令人擔憂的是,陸續接任以及將要接任的新任領導人,面對國內外棘手局面,似仍無具體有效根治藥方,動蕩局面料將持續。

前英國首相卡梅倫

6月24日,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發表講話,表示英國離開歐盟不是他建議之路,他將辭去首相職務。脫歐公投本是卡梅倫為鞏固其所在保守黨支持率而使出的高招,然而將黨派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卻導致本次公投成為卡梅倫的政治自殺之舉。隨后,時任內政大臣文翠珊(小圖)成功當選保守黨黨魁并出任新一任首相。

  前巴西總統羅塞夫

8月31日,巴西參議院通過對時任總統羅塞夫瀆職罪的彈劾案(眾議院4月已率先通過彈劾案),羅塞夫被罷免職務,其所在勞工黨也隨之結束在巴西13年的執政。分析普遍認為,羅塞夫被成功彈劾的深層原因是巴西民眾對經濟連年衰退、生活水平下降、腐敗日益嚴重感到強烈不滿。根據巴西法律,代理總統特梅爾(小圖)正式轉正,擔任巴西總統直到年。

前冰島總理京勒伊格松

4月5日,冰島時任總理京勒伊格松在其所在的進步黨議會成員會議上宣布辭職。此前京勒伊格松被爆涉嫌利用海外公司隱匿資產。4月7日,總統格里姆松接受京勒伊格松辭職,隨后批准進步黨副黨魁約翰松(小圖)為新任總理。但在10月29日的新一屆議會選舉中,進步黨在執政聯盟所穫議席未過半數,約翰松於10月30日辭職,但會留任至新政府組成。

前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

4月10日,烏克蘭時任總理亞采紐克,在該國一檔名為《總理10分鐘》的電視節目中宣布辭去總理職務。由於東部戰亂、經濟持續萎靡不振以及打擊腐敗不力,亞采紐克逐漸失去部分政黨和民意支持。今年2月,執政聯盟失去議會多數地位后解體。4月14日,烏議會組成新執政聯盟,同時任命議長格羅伊斯曼(小圖)為新任總理。

前法國總理瓦爾斯

12月5日,法國總理瓦爾斯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去總理職務,并將代表當前執政的法國社會黨參加明年的總統選舉。此前,同屬社會黨成員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將不尋求連任。12月6日,總統奧朗德任命內政部長卡澤納夫(小圖)出任新總理。卡澤納夫13日在國民議會闡述執政綱領時說,他將繼續推行前政府的改革舉措,將增加就業作為新政府首要任務。

前意大利總理倫齊

12月5日,意大利總理倫齊承認修憲公投失敗,并宣布辭職。雖然有卡梅倫的前車之鑒,惟倫齊卻過於自信民眾支持率,輕率將個人政治生命壓在修憲公投上。未曾想經濟復蘇難有起色,民眾積怨已久,本次公投最終演變成民眾發泄不滿的利器。12月11日,意總統馬塔雷拉授權外長真蒂洛尼(小圖)為過渡政府總理。

  韓國總統朴槿惠

12月9日,韓國國會表決通過對總統朴槿惠的彈劾案,朴槿惠隨即暫停行使總統職責,等待憲法法院最終裁決。「親信干政」事件以及其中暗藏的官商權錢交易,年「世越號」沉船事故中總統「消失7小時」疑雲,外加政府在提振經濟方面罕有建樹,成為導致朴槿惠支持率不斷趴低的「三大罪狀」。目前,韓國總統職權由國務總理黃教安(小圖)代行。

前吉爾吉斯總理薩里耶夫

4月11日,吉爾吉斯總理薩里耶夫在政府會議后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有關公路招標違規的傳聞不利於社會穩定,他決定辭去總理職務。此前,薩里耶夫被曝在「巴雷克奇·塔木奇·喬蓬阿塔·庫魯姆杜」公路修復項目招標中涉及利益。4月13日,吉爾吉斯議會推選總統辦公廳副主任熱恩別科夫(小圖)擔任總理,吉議會大多數議席投票表示支持。

前奧地利總理法伊曼

5月9日,奧地利時任總理法伊曼意外宣布辭職。之前,奧地利一直在歐洲難民危機中持拒絕難民入境、并強化邊境管控的強硬立場,引發德國和意大利這兩個重磅鄰國強烈不滿。而同時,奧地利國內民眾則仍認為政府面對非法移民太過仁慈。在兩方面壓力下,法伊曼被迫辭職。隨后,該國社會民主黨新黨魁克恩接任總理。

前新西蘭總理約翰基

12月5日,新西蘭時任總理約翰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突然宣布,由於家庭原因將辭去總理和執政黨新西蘭國家黨黨魁職務。約翰基表示,在擔任總理8年以及國家黨黨魁10年時間中,自己為這一職務和國家獻出了一切,也讓家人為此作出了很大犧牲。12日,國家黨推舉副總理兼財長英格利殊(小圖)為新總理,英格利殊當天即宣誓就職。

來源:香港商報國際時事版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xs/520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