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那些事儿走进盛京,古韵十足

国庆假期,新媒体部特推出专题《沈阳那些事儿》,带你攻略大沈阳。这一期,小编就要从历史文化出发,给你讲讲沈阳那些事儿。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说到沈阳就不得不提到沈阳故宫、福陵和昭陵,此外,还有还原了一段真实的民国历史的张氏帅府。

沈阳故宫

01

历史改革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座,多间,距今近年。

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

年皇太极继承汗位,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就是在这座宫殿里,皇太极将女真改称为满洲,于年将国号改称为“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迄皇太极逝世止,盛京宫殿始终是清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年,清迁都入关后,盛京皇宫成为“陪都宫殿”,以开国先皇“龙兴重地”之宫阙圣迹的崇高地位,倍受清历代帝王特殊的重视。

02

建筑布局

东路——大政殿十王亭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年,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此建筑布局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所仅见。

大政殿十王亭全景

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中路

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崇政殿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公元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凤凰楼

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有三层,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西路

西路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03

历史价值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以其多民族风格的宫苑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更以其丰富的院藏文物珍宝而享誉中外。这些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生产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沈阳故宫藏品

清代皇宫外国礼品展沈阳故宫收藏和陈列的明清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及工艺美术品中,有许多中西文化交流工艺品,充分显示了外国匠师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同时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

乘车路线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三好桥北)换乘(三好桥北——大西门)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世纪大厦)换乘地铁2号线(世纪大厦——青年大街)站内换乘地铁1号线(青年大街——怀远门)

有轨电车3号线(医院——世纪大厦)换乘地铁2号线(世纪大厦——青年大街)站内换乘地铁1号线(青年大街——怀远门)

福陵昭陵

福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整个陵园背靠山峦,气势宏伟,风景优美。福陵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

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一百零八级砖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福陵的周围,河流环绕,山岗拱卫,望去气势宏伟,景色幽雅,风景优胜。清人高士奇曾有诗云:"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正是这里风光的具体写照。"天柱排青"也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

历史链接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明万历四十四年(年),努尔哈赤在新宾赫图阿拉城建立大金国,年号"天命"。天命三年(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口实起兵反明,连续占领抚顺、清河等城堡。著名的"萨尔浒大战"后,努尔哈赤先后占领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北宁等地。天命十三年(年)3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结果失败;同年8月11日,努尔哈赤死于现今于洪区翟家乡大埃金堡浑河水域,终年68岁。天聪三年,正式安葬于福陵。

乘车路线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长白港湾)换乘(长白港湾——皇寺广场)换乘沈抚一号线(皇寺广场——东陵公园)

昭陵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年),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

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

历史链接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天命十一年(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六年(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崇德八年(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乘车路线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二十一世纪广场)换乘地铁2号线(世纪大厦——北陵公园)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长白港湾)换乘(长白港湾——省实验中学)

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始建于民国三年(年),总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主要有大、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

设计理念

张作霖出生于光绪元年(年),正是清王朝的晚期,天下就是皇帝一族的天下,王朝政治“家天下”的观念始终占据着他的脑子里。军阀政治的表现形式就是集团政治,督军署也好,省长公署也好,都是政治的运行机构,而自己的家才是议事的核心场所。

张氏帅府平面图

张氏帅府既是张作霖官邸,也是张氏家族的私宅。“前政后寝”的建筑功能表现地非常鲜明。这样的建筑进府流程、布局方式,也是张作霖头脑中权贵思想的物化表现,将自己的府邸比作皇宫宝殿,以期通过建筑的表现形式达到张氏政权的至高无上。

景点一览

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是民国时期奉天城除凤凰楼外的最高点。

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曾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三进四合院位于张氏帅府的中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形。放眼望去,青砖珑瓦,飞檐兽吻,挑脊宝顶,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狮头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是中国传统的仿王府式建筑。在张作霖主政期间,四合院的前两进院为办公官邸,三进院为眷属私宅,传承了古代前朝后寝的封建帝王宫殿建筑风格。

西院红楼群是张氏帅府规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筑大楼以北欧古典主义风格为主要特点,属于英国都铎式和哥特式的设计风格。红砖外墙,局部以混凝土饰面,红白相间。屋面陡峭的坡顶上点缀着突起的老虎窗,形态动人,格调统一。西院红楼群的建成,标志着张氏帅府园区这一庞大建筑群正式形成。

文物价值

张氏帅府的木雕有两个重要特色:一是与帅府石雕密切配合;二是反映了张作霖的喜好。这些木雕多用于帅府建筑装饰,尤以正门门楣上合仪门上的木雕最有特点。

张氏帅府的砖雕艺术也堪称一绝。在中院和东院里,共有砖雕种,主要集中在一进院、门房和小青楼。既有镂雕在砖上的,也有浮刻在砖上的,对建筑的装饰作用都是非常突出的。

张氏帅府中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边业银行、红楼群,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张氏帅府是研究中国建筑艺术与民间习俗的珍贵艺术资料。张氏帅府如今已成为东北近代历史的见证与缩影。

张氏帅府不仅展现着近代建筑的大气与典雅。但更多地是它一砖一瓦,一柱一石间历史的转移、岁月的变迁。以及它所见证的历史故事。因故事的丰富和时间的变换,而更加厚重的大帅府正将它的辉煌与苦难娓娓道来。

游一座大帅府,观半部民国史。一座大帅府,还原了一段真实的民国历史。

跟随小编的视角,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沈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呢。趁着假期,多出去转转,小编们会继续带你攻略大沈阳,敬请期待下一期!

出品

计算机学院新媒体部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

宋琦

排版

赫洱锋王丹丹

校对

高智超孙晓雪张庆旺

赞赏

长按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xs/522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