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险并入医保
社保释放更大实惠福利
人人受益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年底前实现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生育保险并入职工医保后
五险就变成四险了?
单位和职工缴费有何变化?
职工待遇是否会降低?
男性参加生育保险有何用处?
还有更多医保报销好消息来袭啦……
一五险就变成四险了
职工待遇是否会降低
、为何要将两项保险合并
生育保险和基本医保合并,始于年2月下旬。
当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授权国务院组织实施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
2个试点城市分别为湖南岳阳、河北邯郸、山西晋中、辽宁沈阳、江苏泰州、安徽合肥、山东威海、河南郑州、广东珠海、重庆、四川内江、云南昆明。
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的保障对象和范围存在一定重叠,生育保险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覆盖面很窄,无法兼顾公平。
两险合并意味着所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都能享受到生育保险,从而使生育保险基本实现全面覆盖,扩大了公平性。
合并实施后统一征收经办,有利于提高经办效率,降低管理运行成本,提高基金互济能力。
2、生育保险要取消了吗
很多人关心,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合并实施后,是不是意味着取消了生育保险?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解释,认为“生育保险取消了”,今后“五险一金”变成“四险一金”,这实际是误解。生育保险不存在取消的问题,没有取消。这是管理层面上的两项保险合并实施。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分析,两险合并实施并不是说两个险种合并为一个险种,而是合并经办管理,生育保险还是存在的。
每一个险种对应不同的风险,随着国家鼓励生育,以后生育风险面临加大的压力,所以生育保险还需保留。
3、两项保险合并实施之后,单位和职工缴费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单位来说,按照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之和确定新的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
对于个人来说,依然不用缴纳生育保险费,只需要缴纳医保费,缴费比例不会有变化。
如原来单位费率,职工医保是7%,生育保险是0.6%,就合并为7.6%,比较简化。
4、职工生育保险待遇会降低吗
有人担心,两项保险合并实施后,职工所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会不会降低?
并不会。国务院办公厅上述意见明确要求,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变。
对于职工来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时同步参加生育保险,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变,不过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各项待遇改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陈金甫表示,原有的生育保险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不变,只是在经办上改变了享受的渠道,但没有改变参保范围、没有改变生育保险设定的保障项目和支付水平。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生育保障只会越来越好,不会降低。
5、会不会给小微企业带来负担
陈金甫表示,中国通过推进生育保险,推动解决了就业歧视问题,均衡了不同企业的社会负担。
从两项保险合并实施的进程来看,不仅没有增加小微企业参加生育保险的难度,相反更简化参保,消除政策障碍,提升了管理服务能力。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直言,合并两个险种并不直接带来费率降低,但能带来制度运行成本的下降。
据公开报道,从此前2个城市的试点情况来看,生育保险的参保覆盖面扩大了,参保人数比试点前提升了3%左右,相较一般城市生育保险参保6%左右的增长率,远远要高。
说明两项保险的合并实施,在参保应保尽保上,在简化参保登记的过程中,发挥了制度效应,让更多人“直通车”参加生育保险。
6、男性参加生育保险有何用处
每逢谈到生育保险,很多人会提出一个问题:男性参加生育保险有何用处?
其实,生育保险只需要单位缴费,不管是男职工还是女职工,个人不用缴费。
而对于男职工来说,参加生育保险可以享受计划生育手术费,也可以享受陪产假,男职工的未就业配偶也可能受益。
比如,《山东省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方案》规定,参加生育保险男职工的未就业配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生育,未享受生育医疗费待遇的,按照当地规定的职工生育医疗费标准的50%享受生育补助金。
二住院报销封顶线提升至50万元
看病不再难不再贵
“北京最近一次医疗改革至今已6个月了,住院报销封顶线提升至50万元,实现儿科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低收入救助人员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5.5%,耗材逐利退出历史舞台……市民看病将不再难,也不再贵,改革切切实实利民益民。
福利一.在社区卫生中心实行个月长处方
()对慢病患者推出两个月长处方服务
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时,本市已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4类慢病患者推出两个月长处方服务,两年来共开具长处方0万张,减少了患者往返医疗机构的次数,得到了普遍认可。
(2)30多家社区卫生中心在6月5日前后落实该新政
这次医耗联动改革将在此基础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涉及的7种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个月长处方。本市有3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在6月5日前后落实该新政。
福利二.推行医患双方诊室内一对一服务
值得期待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医院医院推行医患双方诊室内一对一服务。
就诊时,不少人都曾有个类似的尴尬:自己还没跟医生沟通完,下一位患者已经推门进来,或者干脆就同时有好几位患者和家属一起在诊室里同时候诊。
而医患双方诊室内一对一服务将保护患者隐私,提高医患之间有效沟通的时间。
福利三.实现儿科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医院发展壮大儿科诊疗能力,并计划将儿科紧密型医联体的模式逐医院,真正实现儿科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福利四.住院报销封顶线提升至50万元
()减轻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费用负担
为确保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平稳实施,本市将采取综合举措,减轻患者,特别是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费用负担。
针对此次规范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照能报尽报的原则,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支付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调整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
为进一步减轻患者个人负担,将配套调整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分别由30万元、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25万元,自今年月日起执行。
(3)医保应补报金额无需百姓自行申报
对于在此前已超过住院封顶线的参保人员,将由医保信息系统按新政策计算医保应补报金额,6月30日前直接打入参保人员的银行账户,无需百姓自行申报。
福利五.低收入救助人员报销比例大幅提高
()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
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享受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农户等四类困难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即起付线至5万元以内的合规个人自付费用,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5万元以上部分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
(2)门诊、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顶线提高
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的门诊、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顶线,分别由元、6万元和2万元提高到元、8万元和6万元。
福利六.耗材逐利退出历史舞台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长近30%
年实施的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首都取消了存在6年的药品加成机制,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长近30%,医药费用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提高,改善医疗服务受到群众欢迎,医疗服务效率得到提升。
(2)破除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机制
此次改革就是要破除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机制,强化公益性,规范手术类、病理类、检验类等医疗服务项目,捋顺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
(3)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任何医用耗材的加成费用
本次改革决定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任何医用耗材的加成费用。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就是让开药、使用支架和导管等医用耗材不再给医疗机构带来额外利益。
废除这样的补偿机制,有利于推动合理使用化验和医用耗材,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减少浪费,激励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促进医疗机构由资源消耗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服务。
福利七.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5.5%
()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
目前,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已完成人工关节、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5.5%,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
目前,家使用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全部完成了升级改造任务,医保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情况平稳。
(2)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约5亿元
自3月23日起,北京市已正式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政策,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52%,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约5亿元。
(3)取消进口与国产试剂、不同检验方法的价格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方面,此次改革将取消进口与国产试剂、不同检验方法之间的价格差异,引导医疗机构选用适宜试剂和检验方法,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福利八.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病种费用可能会下降
()门诊患者费用基本持平
根据测算,改革后北京市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考虑到医保报销政策,门诊患者费用基本持平,住院患者费用略有增加。
(2)不同疾病患者费用有降有升
对患者个体而言,不同疾病患者费用有降有升,比如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病种,费用可能会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病种,费用可能会有所增加。
(3)保障低收入家庭及困难群体负担稳定在可负担水平
相关部门已进行细化分析,对由于价格调整可能引起费用涨幅明显的病种,通过控费、医保政策结合救助政策予以解决,保障低收入家庭及困难群体负担稳定在可负担水平。
福利九.精神病患者住院付费有调整
()对23个单病种支付标准进行调整
此次改革中,精神病患者住院付费和单病种付费有关管理措施,将与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步进行调整。
针对精神病患者住院付费,不增加个人支付费用,医院每人每天20元、医院每人每天5元、医院每人每天0元的标准不变,改革增支部分将由医保基金承担。
同时,对23个单病种支付标准进行调整,充分落实有降有升、结构调整的改革精神。
(2)按病种、按床日打包付费的管理
精神病患者住院付费和单病种付费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仅可以助力医耗联动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医院和医务人员中深入推广按病种、按床日打包付费的管理方式,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通过规范医疗行为,节约医疗成本。
福利十.全市近家医疗机构全部参与
()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范围
此次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范围是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在京医疗机构。
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自愿申请参加。
据统计,全市有近所医疗机构参与改革。
(2)医务人员已经进行了多次政策培训
为了保证6月5日改革举措能够平稳落地实施,全市近所医疗机构已经做好了准备。
目前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已经进行了多次政策培训。
(3)医保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情况平稳
此次医改因为要取消耗材加成,必然涉及到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据介绍,家医疗机构当中,有家在使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任务比较重。”
目前,家使用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全部完成了升级改造任务,医保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情况平稳。
最爱大北京整理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yangshizx.com/syszy/525961.html